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防治骚扰电话,运营商责无旁贷

3557
天虎科技 2019-09-09 09:05 抢发第一评
近日,网友高度关注江油派出所民警因频繁拨打电话被停机的情况,对此四川电信立即进行调查。经查,民警所用号码因2小时内拨打次数超限,触发防骚扰报停接口机制而被关机,目前已恢复。

这是一例典型的“误伤”行为:由于民警频繁拨打电话,导致电信的风控系统将其定位为骚扰电话
 
a.png
↑图据四川电信官方微博

但让人不解的是:不少用户都在吐槽“运营商骚扰电话风控系统没用”。其实,反而是因为公安、工信等政府部门和运营商的协力配合,才使得广大用户接到骚扰电话的概率不断降低。

百姓苦骚扰电话久矣

事实上,广大手机用户一直对接到“骚扰电话”的原因有些误解,认为是电信、移动、联通运营商没拦截到位。却不知道,造成骚扰电话泛滥的主因并不是运营商,而是包括互联网巨头等机构在内,乃至专门从事骚扰电话黑产的公司。

央视记者曾卧底北京某家骚扰电话企业,发现公司员工每天都要打上百个骚扰电话,同时这些信息源均来自北京地产公司、甚至国内一线的互联网公司。

b.png

不仅如此,整个骚扰电话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包括从信息源、平台工具再到虚拟主叫号等黑产科技应用,才让骚扰电话治理变得并不简单。

据了解,12321举报中心在2019年2月份收到的举报涉嫌骚扰电话约3.7万件次。其中内容为贷款理财类、违规催收类和电话轰炸类的举报信息居前三位,占比分别为 24.2%、15.7%和9.3%。根据四川电信数据得知:目前已拦截25892个号码。这其中的误伤,比起运营商所做出的有效拦截,更类似于沧海之一粟。

c.png

虽然不能否认的是,运营商在防骚扰电话的工作方面仍需要完善。但仅仅因为运营商误伤用户而因噎废食,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防治骚扰电话最好的办法是监听。但我国除了国土安全局和公安机关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对他人电话进行监听,所以工信部和运营商都无权对骚扰电话的内容进行甄别。

而运营商为了防治骚扰电话,需要一整套大数据模型,包括呼叫地、户主、呼叫频次等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去匹配骚扰电话模型,综合分析是否疑似为骚扰电话,并采取措施。

而针对网上认为运营商仅凭“呼出频次过高”就去判断一个用户是骚扰方,却又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但在初期,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解决办法。经过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运营商在判断准确率方面正在逐步提升。

对于运营商而言,错放骚扰电话和误伤用户,对用户来说都是一种“失职”。但应该看到,技术仍不完美,需要留出技术成长时间。 

运营商响应治理骚扰电话

在国家层面上,我国早在去年就开始针对骚扰电话进行专项整治。工信部、公安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实施意见》。

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和有利因素,综合采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重点对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进行整治,规范通信资源管理,加强源头治理,打击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合力斩断骚扰电话利益链,实现商业营销类电话规范拨打、恶意骚扰和违法犯罪类电话明显减少的目标。”
 
d.png

而电信运营商也纷纷积极响应工作要求,开展强化行业卡实名登记管理、加强新用户入网审核和管理、保护行业用户个人信息等工作。

四川电信在骚扰电话的整治行动中,不断进行探索和优化:

一是根据12321平台投诉、互联网标识用户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疑似骚扰电话模型,并进行分时段识别及拦截。为了提高拦截准确率,采用人工及技术手段及时持续进行用户甄别。对误关停用户,用户可在营业厅进行登记及恢复服务。

二是针对经常被利用于拨打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的套餐费价格较低类的卡品。四川电信公司严格把控好入网实名制关卡,规范低价卡售卖渠道及数量。

三是中国电信天翼防骚扰拦截工具已经上线,旨在拦截可能的骚扰、诈骗标识电话,为用户提供清洁的通信环境。

防治骚扰电话是系统工程

根据腾讯手机管家官网发布的《腾讯安全移动实验室2018年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来看, 2018年上半年腾讯手机管家用户标记骚扰电话近1.43亿次,较去年同时期下降39.23%。近年来同比最低,但整体基数仍十分巨大。

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是骚扰电话标记数最多的三个省份,占比分别为8.75%、5.56%和4.41%;其次是四川、河南、浙江、北京、湖北、河北和陕西。

骚扰电话只是表层现象,更深层的原因是用户信息和隐私泄露。骚扰电话治理也不能仅仅依靠运营商的努力,还需要从立法层面、技术层面建立可溯源机制,“拨出萝卜带出泥”,真正揪出背后的主体进行处罚。
 
e.png

对于治理骚扰电话,更需要运营商、公安部、普通大众、技术公司等协同努力。江油电信和江油公安也表示:防范打击通讯网络诈骗,我们一如既往,绝不手软!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从社会共同治理角度,一方面需要更多人理解运营商在防电话骚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亟待加强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对疑似骚扰的电话号码及时上报,才能携手让骚扰电话无处可匿。



天虎科技  尚志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