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很多大佬说:如果你的想法没有遭到所有人的嘲笑,那就说明这个想法还不够伟大。
我想每个创业者都会对这个想法充满认同感。太对了!我就是这样!
但是!我是说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被所有人反对的,不光是伟大的想法,还有愚蠢的想法。那么,怎么确定你的想法不是愚蠢的想法呢?为啥你想到的这个点子,别人想不到,或者做不成呢?关于区分伟大和愚蠢的想法呢?这里有三个标准,欢迎大家对号入座:
伟大的想法里,因为你打通了用户需求和产品之间的阻碍,明确知道这些就是用户想要的,只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这个大逻辑弄清楚了,其余的小问题都不足为惧。
比如,36年前,CNN成为第一个24小时新闻频道,当时全球的人都看特德特纳的笑话,结果CNN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间里迅速成为传媒巨头,甚至可以和当时的三大广播网平起平坐。当时大家都看到新闻制作是亏本生意,但是没看到全球经济和信息一体化之后,信息会带给经济的巨大影响。
比如,刘强东弄清楚了电商的核心逻辑。产品出厂的价格+中间成本=用户拿到手的成本。那么,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想要让用户有最高的体验和最低的价格,唯一要做的就是优化供应链,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建供应链。因此,在所有互联网人的嘲笑之中,京东默默的完成了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中间成本不仅降到了最低,而且还有成本中心变成了利润中心:仓储物流快递都可以对外开放,而数据优化之下不仅带来了利润,而且还进一步优化完善了供应链。
你看,无论别人说什么,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提出的想法和逻辑,无论放到那里都成立。那么当然不怕别人嘲笑自己的疯狂——因为骨子里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这就是未来。
愚蠢的想法里,创业者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也不清楚自己每一步的节奏。如果说伟大的创业者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该怎么能做好的话;这里的创业者就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说伟大的想法是不想告诉你真相;那么愚蠢的想法就是自己没想明白,只好含混其词。
比如,一个创业者拿了投资去做洗衣O2O,在和我谈话时坦言自己不清楚未来该怎么走。大抵就是先干掉行业里的竞争对手再说。
再比如,一个按摩O2O,先是自营后是招募城市合伙人,不断的遇到此路不通不断的转换方向。这时如果用伟大的想法都是被嘲笑的来自我安慰,显然有点说不过去了。
伟大想法的唯一护城河,就是大家不相信。
如果当年iPhone刚出来,所有的企业就一哄而上,恐怕苹果就没有今天这么辉煌了。事实上,iPhone出现的前三年,大家都等着看苹果的笑话,只有谷歌和三星默默的跟进了。到了2010年(中国实际上是到了2012年前后),移动互联网趋势确立,谷歌和三星一飞冲天。而微软和英特尔、以及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2012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开始有门票说:微信和微博各拿到一张什么的。百度李彦宏说移动互联网是旧瓶装新酒,所以一直落后到现在。
如果大家想清楚了B2C电商的实质就是供应链,还能容京东发展起来吗?供应链过去只是商品的一个环节,现在却成就了一个全新的行业。
再举个例子,App分发也是一个环节,但是如果有企业也把App的供应链做成一个全新行业,或许也会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据我所知,少数派和阿噗都在做这件事。但谁能成为赢家,怎样才能成为赢家,还不好说。
当然没有人会说破自己的伟大构想,所以那些疯狂到被所有人质疑的人,其实非常理性和笃定的知道这才是未来。面对嘲笑心中无底的创业者,可能就是遇到了愚蠢的想法。
伟大的想法其实逻辑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未来的时代是那样的,因此我们的产品必须这样做。中间有无数的问题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除了大家都不相信而你想明白了所有的细节之外,伟大的想法,还需要你带领大家穿过山和大海,到达流着牛奶和蜜的梦想之地。
但是,前方是没有人也没有路的无人区,你在领路的同时必须修路。因此,你的决策非常重要:必须在别人跟上来之前到达,否则就变为先烈;但你的决策也不能出错,否则就会变成三星Note 7,本来想弯道超车,结果太着急翻车了。
决策对了,还要有出色的驾驭能力,能够让团队按照你的要求分毫不差的抵达目的地,在多个环节考验执行力。只有你把整个想法的每个细节都搞清楚,然后才能在向前走的时候,越来越顺畅。
如果很多地方总是搞不清楚,甚至满足用户的需求都在变,那么可能这不是那个伟大的想法,你需要重新想想清楚。
当然,还有很多想法是很平常的,这些想法也没所谓。一家餐厅开始可能和其他餐厅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持续进步,慢慢的拉开同行的距离,开始成为知名餐厅。最终成长为餐饮届的巨头,这样的路径也很正常。
正如电影《怒火救援》里所说的那句话:没有天才,只有是否训练有素。
——创业,里面的每个细节也是一样。
创头条(Ctoutiao.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 作者:赵博思 邮箱:lizhigang@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