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成都创业团队是否需要“出川”谋求新发展?

12628
天虎科技 2016-09-29 11:24 抢发第一评

近年来,成都双创发展态势迅猛,也走出了诸多明星企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销售渠道等资源上,成都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存在着差距,我们也看到,不少成都企业在成都站稳脚跟后,加快了“出川”的步伐。那么,成都本地的企业真的有必要“出川”么?如果要“出川”,又要如何“出川”呢?


今天下午,在“创派对之川·创”上,极米合伙人朱峤、优贝空间管理合伙人王羽佳、英泰爱创合伙人王清疾、创头条联合创始人李茂达、译马网联合创始人程莞梅,就围绕着成都创业团队“出川”这件事儿,分享了他们的看法与经验。


极米:“出川”记住三个关键词:目标、产品、团队


2013年成立的极米可以算是成都的明星企业,今年不仅获得中南文化6000万元的B轮投资,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近几年,极米也在积极布局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在“出川”策略上也有不少心得。极米联合创始人朱峤也分享了极米“出川”的做法与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词:目标、产品、团队。

目标

目标决定未来的发展。极米对自己的定义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就决定了极米会用互联网的“打法”来运营公司,比如,会注重用户参与,听取用户对产品的反馈与心声。现在,极米的目标是“5年内,颠覆传统电视”。朱峤解释道,颠覆就是要不断改善用户体验,让用户自己决定放弃传统电视,转而选择极米的无屏电视。而5年的时间限制,也是对极米的一个警醒。与传统的电视厂商相比,极米的市场占有率并不算高,还需要奋起直追。现在,整个极米都在围绕这个目标奋力向前跑。

产品

在朱峤看来,好产品是项目“出川”的充要条件,只有先打磨好自己的产品,才能谈“出川”,那么,如何做好产品呢?


极米的做法是确定价值锚、打磨好产品、寻找真痛点。据朱峤介绍,在极米,80%的投入都在研发上,而对于每一款产品,极米的态度都是不达极致不罢休,奉行着不将就的精神。朱峤说,在极米CEO钟波的办公室,就有一把“极米锤”,体现着极米对产品的极致追求。

团队

人才一定是团队发展中的最重要因素。在创业初期,初创团队可以凭着创业热情、对产品的愿景走到一起。但在进入商业模式被验证,快速发展阶段后,不少企业都会面临着人才缺乏的痛点。对此,极米通过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以及人才入川来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据朱峤透露,极米目前也在积极吸引海外人才。


王羽佳:出川需要恰当的时间点


作为优贝空间管理合伙人的王羽佳,对成都目前的双创环境、项目都有深入的了解。在活动现场,他也分享了一组数据:


成都融资事件分布情况总览(2015.1.1-2016.6.30)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共计收录146件融资事件。

今年上半年,成都共披露有50次融资事件,预计今年融资数将在去年基础上稳中有升。

游戏和社交网络等部分领域降温趋势明显,这也符合国内投资领域的热点调整趋势.

排名前五位的是:企业服务、医疗健康、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生活消费


虽然可能还会有部分项目未统计在内,但是王羽佳认为,这组数据还是能够说明一定问题的。首先,今年“资本寒冬轮”甚嚣尘上,但是从数据上看与往年的变化并不大,只是在个别行业来说可能有一定的“洗牌”,创业者并不需要过度悲观。此外,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他们都发现,今年并未形成明显的创业“风口”。这对成都创业者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因为对比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都在市场、运营等资源上确实有差距,在“风口”创业,成都的团队优势并不明显。而数据表明,在成都已有产业基础的行业,比如医疗健康等领域,成都的创业团队并非没有机会,因此,成都的创业团队只需要做好自己团队最擅长的事情就好。


对于成都创业团队“出川”的问题,王羽佳分享了两个案例。一个团队是在技术、产品上都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却并未积极“出川”,一个团队是在内功还未做到尽善尽美的情况下,积极布局、拓展北京市场,但后来发现,很多单子成都的团队还没有能力承接。

 

这就说明,“出川”的时机很重要。王羽佳认为,在创业初期,每一个团队都要尽心尽力的打磨技术与产品,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创业团队就需要往有资源的地方走,团队要对这个时机有清晰的认识。在“出川”之前,一定是有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同时,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成都本土的投资机构也更加专业,这都为成都创业者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


王清疾:每一个创业团队都要做好内功


在活动现场,英泰爱创合伙人王清疾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从创业环境、创业内功、如何融资三个方面给了创业者建议。

 

在王清疾看来,当下双创成为国家的战略,正在释放出空前的红利,而伴随着科技发展,创新多元化也为创业团队带来更多机会,当下的创业圈还是有些“躁动”,自我才是每一个创业者面临的第一个敌人。但是在“互联网下的三流”,即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发展下,现在每一个创业团队其实已经被推着走向了全国舞台。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个创业团队都要做好内功。一是创业团队要有明晰的自我定位,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对国内行业格局了如指掌。二是创业者要有操盘手的品行,有成功的意念与对事业的专注,同时也要是聚合人才的领袖。三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要回归商业的本质,明确商业模式。最后创业者要明晰创业每一阶段的节奏,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而作为一名投资人,王清疾也给了创业者建议。比如,与投资人面谈尤为重要,而在沟通中,简练有亮点的BP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创业者也要想清楚前置资金的使用计划,并未后续融资事先做好准备。此外,王清疾还向创业者分享了投资人眼中的加分、减分项。


李茂达:品牌突围四字诀——名、利、双、收


作为创头条的联合创始人,李茂达被人亲切的称为“达叔”,在他看来,在寒冬创业,创业突围有三张牌:即资金、技术与品牌,但是在策略上可以遵循田忌赛马之道。当所有团队都在关注着资金与技术时,创业团队不妨试着从品牌上突围,而突围的秘诀就在四个字:名、利、双、收。

 

名就是要从传播友好度、输入友好度、搜索友好度几个层面考虑,设计一个朗朗上口的品牌名称;利就是要关注商业的本质,注重企业价值、媒体价值与用户价值;双就是要品牌、业务两条腿走路;而收就是收敛,创业团队要时刻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程莞梅:“出川”路上我们踩过的“坑”

 

作为译马网联合创始人,程莞梅认为译马网也是在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经验,她从4个方面总结了“出川”道路上的“坑”,并分享了译马网的做法。

 

比如,很多公司都想着做平台。对此,译马网的做法是单品突破,找到亮点。程莞梅举了一个例子,目前,我国高校翻译专业教学系统多用国外软件,而译马网就依据自身优势,根据高校需求,定制化的推出了一个翻译教学系统。

 

再比如,很多公司希望完全占领市场,鱼和熊掌兼得。而这在,译马网看来也是不可取的。译马网的做法是利用城市合伙人制,寻找当地有资源的中间商,通过合组公司的方式切入其他城市市场。

 

天虎科技  杨梦婷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天虎科技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