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投资经理穿梭在国贸、三元桥和中关村之间,每天约人在不同的地方见面,通常是可以刷信用卡积分的咖啡馆;而合伙人则永远在度假状态,当问到那些投资经理“何时可以投我们”的时候,创业者总是被告知:
“合伙人在国外,回来再说。”
投资机构的运作机制看起来也非常高大上:人数很少的公司(有些VC不到十个人),却掌握着数亿元的资金。他们决定了往后的半年内,你的手机会出现什么样的App,以及走出地铁口的时候,你会收到什么样的小广告和优惠券。
而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班尼迪克•埃文斯(Benedict Evans)表示:尽管风险投资交易有半数以失败告终,但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足以帮助整个基金获得可观收益。
那么,投资机构是怎么赚钱的呢?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风险越大,回报率越高
去年,风险投资公司Horsley Bridge(Andreessen Horowitz的LP之一)分享了他们投资的基金在1985至2014年间的7000笔投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大家更直观地分析得到风投投资的创业公司状况。
首先来看整体状况:
约有半数投资的回报低于初始投资。
有6%的交易产生了10倍的回报,约占总回报的60%。
如果进一步挖掘这些数据,了解不同基金的回报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除了彻底清盘的基金外,所有基金基本都有一半左右的交易亏损。
风险越大的基金,回报越高。表现最好的基金反而有更多回报小于1倍的交易:从绝对数来看,这些基金的亏损交易更多。你可以称之为“巴比•鲁斯效应”——承担的风险越大,获得的回报越高。
参与的交易越多,获得的回报越大。一只基金之所以能获得更高的回报,是因为参与了更多的高收益交易,而不是少犯了错误。
从上表可以看出,总回报率在5倍以上的基金,回报率小于一倍的交易数量很多。而超过5倍的交易数量也是最多的。
总体回报达到3至5倍是风险投资基金的目标,而对于这样的基金而言,整体回报率为4.6倍,但回报状况好于10倍交易的回报率其实是26.7倍。
而对于整体回报率超过5倍的基金而言,回报状况好于10倍交易的回报率则是64.3 倍。
最优秀的风险投资基金不仅失败的次数更多,成功的次数也更多——他们抓住了多次的超高回报的案子。
不起眼的创业者,也有可能做出改变世界的东西
如果一个传统公开市场的股票基金经理,投资了一系列下跌的股票(或跑输指数的股票),他很可能丢掉工作,因为他的其他投资不足以弥补这些亏损。
而如果上市公司跌到零,就意味着会有很多人真的损失惨重——在常规情况下,上市公司不会跌到零。
但风险投资基金所投资的企业有所不同——他们投资的是创业公司,因此价值变成零的概率要大得多。不过,如果这些公司取得成功,也将带来巨额回报。成功的创业公司创造的巨大价值在其他地方是很难实现的。几个人想出了一个创意之后就有可能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创造出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例如,谷歌或Facebook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某个不起眼的创业者很有可能创造出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东西。
但有利必有弊,任何拥有巨大前景的东西必然蕴含着极大的失败风险——如果明显是个没有风险的好创意,所有人都会去做。事实上,真正革命性的创意表面看来肯定是糟糕的创意——谷歌、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都是如此。
事后看来,这些都是好创意,错过的人都很愚蠢。
但可惜的是,这在当年却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在我们的世界里,大约有一半的尝试会彻底失败,但也有5%左右会飞上月球。
显然,并非所有的创业公司都具备潜力,也并非所有的创业公司都适合风险投资。这些公司处于风险/回报曲线的一端,你必须要了解他们的潜在风险规模和潜在回报规模。
勇于冒险的创业者更有可能成功
对于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来说,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智力挑战:你不仅要问,这个创意是否会失败?还应该问:“如果成功了,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应该“停止怀疑”:抛开人类最普遍的风险厌恶和怀疑心态,接受它可能价值归零的可能性,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这能否改变世界?如果能,程度有多大?
但创业者每次只能创办一家公司。所以,他需要将多年的生命投入到一个很棒的创意中去,而且这个创意很有可能会失败。可一旦成功,就将带来巨大的收获。大约有一半的尝试都可能失败,其中蕴含着很多风险,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把一家公司做大并非易事。
这并不意味着失败是好事——对所有人而言,失败很可怕,也很痛苦。
失败的科技公司的确有很多做过蠢事,而风险投资家也难免看走眼。科技发展过程中,人们肯定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失败是风险的一部分,而失败本身并不意味着任何人做了愚蠢的事情。
失败只表明你曾经尝试过
想了解更多,敬请关注e账柜官方微博@e账柜官博、e账柜官方微信(搜索e账柜或zgcfo2015)
官网网址:http://www.zgc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