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不专业”的产品经理,我一直都在为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苦苦思索。现在我借这个问题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首先,“专业”这个概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名词性的,指一门正式的学科或技能,特征是标准化、理论化、体系化;二是形容词性的,指对某一项事物的熟练、理解程度,分为实践型和认知型。所以,当我们谈产品经理专业能力的时候是指其对产品经理工作的熟练程度。
于是,我们遇到一个让大多数产品经理一再难堪的话题:产品经理是干什么的?
我本科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你没看错),大三在网上自学产品经理课程,当初的老师诚挚的告诉我们:极个别产品经理成神,大部分产品经理成狗,绝大部分产品经理猪狗不如。虽然,我们都想着一定要继承乔布斯的衣钵,“去改变世界”。现在我终于将产品经理作为了自己的职业,但是改变世界这个事,却好像更加遥远。(即便我依然对未来满怀好奇和自信)。
言归正传,我自己作为产品经理最基本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呢?最笼统地说:
1、根据总体商业、业务目标进行需求分析,规划产品功能,并产出相应的产品说明及原型;
2、协调设计、技术,进行需求评估,并进行项目规划和排期;
3、规划产品上线并评估其效果;
在这期间,还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处理团队协作、运营需求、用户维护等。这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工作,其实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粗略来说有:
产品规划:主要是根据商业目标去规划相应的产品功能;
产品设计:根据功能规划设计出完整的产品使用流程及结构;
产品管理:协调设计、技术、测试团队,在对产品设计评估的基础上,对整个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并跟进,以保证按时交付;
产品评估:上线后根据实际的效果进行数据分析,以为产品迭代提供方向。
这三个方面其实对应着不同的职位级别,从基本的产品设计,到整体的产品规划,也与产品开发、实现的流程相对应。
1、产品规划属于战略层级,为整个项目、团队知名方向。它的专业性建立在对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有深入认知的基础上,而不同类型的产品有着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比如工具型产品关注付费转化;内容型产品关注留存;社交型产品关注用户数;平台型产品关注使用频次……当然不同产品可能会同时具备几项特征,所需关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但是,根本上还是需要能满足、驱动总体的商业、业务模式。
2、产品设计属于基本能力,比如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结构设计,这些属于技能型能力,虽然里面大多是设计相关,但是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规范,比较容易衡量;
3、产品管理属于管理能力,具体来说也分为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而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量的专业理论的和实践方法,所以专业性也较为容易评估。
4、产品评估属于数据分析,一般会有相应的数据型产品经理,此类的技术性、专业性更强,当下正在兴起的“增长黑客”就是典型的数据驱动型产品经理。
其实,当我们思考产品经理专业性的时候,都是在质疑产品经理的专业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也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导致的行业乱象。但是如上所述,产品经理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完全不同的专业能力,如果用最严格的标准去衡量,我们只能说,能成为“专业的”产品经理的只能是天才式的全才了。
但是,产品经理作为一个工种,是产品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提升其专业性可能是目前整个行业以及产品经理自身都急需反思的问题。
那么,专业的标准从何而来?我认为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场景细分:
1、商业、业务模式导致的产品类型及其指标;
2、产品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专业技能;
通过这两个维度给当下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就能得出产品经理所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
所以,判断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评估产品与产品经理的匹配度后才能做出判断。对于产品经理而言,认清行业现状、准确自我评估、打造技能壁垒、快速完成提升才有机会“修炼成神”。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