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智鼾垫刘瑶:爸爸鼾声背后的秘密

5118

创业的过程往往很残酷也很奇妙,作为一个90后,我最不喜欢被贴上的标签就是‘90后’,创业本身失败率极高,没有必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年轻人创业。年轻并不更容易成功,也不更容易失败,让我们走到今天的是对创业的坚持,当然还有幸运。”——智鼾垫联合创始人刘瑶

2.jpg

当你听到别人打鼾的声音时在想什么,会怎么做?大概会录下来然后放给那个人听吧。但是有几个人知道长期打鼾其实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症的前兆症状,又叫做鼾症,这个病伴随各种慢性病风险增高,5年的病死率居然有13%。学医的刘瑶知道,所以在听到爸爸的打鼾声之后很担心,于是决心为打鼾者设计一款产品,通过医学干预改善打鼾的状况。

14年的时候,刘瑶找到了同是学医的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博士朱王勇,两个人合计之后决定做一个能够帮助改善打呼噜状况,提高睡眠质量的产品,于是智鼾垫就这样诞生了。

14年底专利申请通过,2015年10月,公司完成由上海飞马旅领投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融资,2016年3月1日,ESUN智鼾垫开始众筹,目标是10万元,众筹上线8小时后,就完成了众筹。

截止到3月17日,其众筹金额已经超过33万元。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刘瑶和她的智鼾垫走得一步比一步稳健,“取代家人那一下轻轻的拍背”是她和合伙人的初衷,那她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爸爸的鼾声让她担心

刘瑶的爸爸总是打鼾。不仅让妈妈无法安睡,自己醒来的时候精神状态也很不好。

对于这一点,学医的她比谁都有发言权。她专门带着爸爸去医院做了睡眠呼吸障碍症的诊断。医学院出身的刘瑶很清楚,如果爸爸打鼾发展成睡眠呼吸障碍症,可能会造成全身器官病变,为了改善这个状况她想了不少办法。

戴在手上的所谓电流刺激手环、戴在耳朵的微觉醒高科技、戴在口里的矫治器,然而,不是佩戴不舒服,就是由于产品刺激导致的睡眠破碎让他睡醒感觉比以前还难受,统统都并没有什么卵用,而她爸爸又并没到需要带呼吸机的阶段。无奈之下她找到了同是学医的朱王勇。

研究之后他们发现,打呼噜在医学上是个挺尴尬的问题,对于重症,有手术、呼吸机等手段,但是对于单纯打呼噜,尤其是还没有生理损害的,反而没有特别适合的办法。

其实也并非毫无办法,只是一些措施,以前的技术无法实现,又不太容易产生经济利益,所以这个灰色地带没人愿意做。比如体位干预疗法,各项研究证明,侧卧的通气效果和对打呼噜的改善程度良好,且在依从性和长期坚持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从医学上,他们注意到了体位干预疗法。生活中通过观察身边的现象发现,打呼时被家人轻轻拍一下背,推一下,打呼就有了好转。

“取代家人那一下轻轻的拍背”这个念头一直植根在他们脑海里。就是这样,智鼾垫的想法在脑海里初步形成了。

踩着坑突破瓶颈

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做产品了,但是作为两个学医的人,刘瑶和朱王勇都是一筹莫展。为了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她可谓是费尽了心机。

用刘瑶的话说,他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勾搭”。为了寻找可能合适的团队成员,她参加了各种创业沙龙,不停地向认识的人推销自己的项目,看对方有没有合适的同学朋友可以推荐。

通过一个人去找另一个人,再找另一个人,逐渐找到那个能胜任的对象,再一个一个去沟通说服,刘瑶用这种近乎原始却是当时最有效的方法,“集齐”了她需要的人才。这中间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小插曲”。

刘瑶认识了一位有20多年工程师经验的师兄,感觉很合拍,但是合作一个多月之后却发现师兄还在同时做另外几个项目,思考再三之后她找到这个师兄,促膝长谈7个小时后,决定好聚好散。

“找到合适的人很不容易,没想到刚找到就要放弃,但核心团队的创业态度是最重要的,只能放弃。”刘瑶说。

研发是刘瑶团队遇到的最大拦路虎,研发建模的过程是“一路苦撑过来的”。刘瑶告诉记者,一年前,她的想法是做一个可穿戴设备,打鼾者睡觉时戴上就可以改善打呼噜,一年之后,刘瑶做出来的产品却是一个“去可穿戴设备”的垫子,打鼾者睡在上面可以通过改变体位来止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

原来,刘瑶作为医学生考虑的是产品在医学上的有效性,设计师则从人性的角度考虑产品的舒适度,工程师从技术的角度考虑产品是否可实现。把产品从可穿戴变成不可穿戴就是设计师的主意:“没什么人会喜欢在睡觉时身上还戴着什么,更何况还有不少人喜欢裸睡。”经过一场漫长的拉锯战,设计师说服了整个团队。

目前,刘瑶和广州市内多家医疗机构进行合作科技研发,能获得一手的临床鼾声数据和最新科研成果。但此前他们也走了不少弯路。产品监测到鼾声就自动启动,这并非简单的声音分贝测定就可以达成,不然被测者即使说话都会造成产品误启动。

精准的鼾声测试如何达成呢?刘瑶发现,对此有所研究的人在广州寥寥无几。她几经周折找到了一个学生项目的指导人,该指导人愿意给他们一个相关的基本算法,但当他们准备向他请教更详细的算法时,却再也联系不上这位指导人。

最后,刘瑶辗转找到了一名研究者,招入麾下自主研发,并获得来自医疗机构的支持,这才突破了研发瓶颈。

撞上门的投资人

谈起创业,大部分人觉得最困难的可能就是融资了,但是说起刘瑶团队的融资却是颇有戏剧意味。

团队的启动资金来自刘瑶和合伙人,但是随着产品的深度开发,所需要的钱就远远不是她和朱王勇能承受的了的,于是刘瑶就不停的去见投资机构,但是最后这笔投资却是自己走进来的。

一次一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总监来到广州西门附近的一家连锁咖啡厅,但是位置却已经坐满了,这时正好看见一个挂着“一起”牌子的屋子,以为是一间咖啡厅就信步走了进去,却发现这原来是一家名为“一起开工社区”的联合办公空间,而刘瑶和团队正是在这里办公。

职业的敏感让这个投资人打听这里都有什么项目,于是刘瑶的项目进入了他的视线,当时他就去了还在重感冒的刘瑶的办公室。经过一番交谈,这个投资总监并没有立刻回复,却把刘瑶的联系方式给了自己的同事,这里面就有刘瑶的伯乐,他看中了智鼾垫这个项目并且向公司进行了推荐,最终得到了肯定。

2015年10月,团队最终完成了由上海飞马旅领投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融资。现在智鼾垫项目被投资机构估值2000万元,A轮融资也正在商谈中。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这是每个学医的人都会立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刘瑶是一个创业者,但从本质上来说她还是一个医者,创业是她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方法,她也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一起上原创,版权归一起上所有。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时,请注明转载来源及作者姓名。如有其它需求,请联系我们(微信号:LC-1030)。

关于我们

一起上(www.17shang.cc)是关注青年创业的社群驱动型媒体,志在发现和报道青年创业,构建青年创业交流与合作平台。

寻求报道

请投稿至tougao@17shang.cc

项目融资

请将BP发送至90bp@17shang.cc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