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接连集中开工的背后 走进我市各区(市)县项目建设一线
5487
上周六,在邛崃市羊安镇融捷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园的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邛崃市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隆重举行,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353亿元的总投资,扎根邛崃,企业家们信心十足。今年以来,这样大规模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我市各区(市)县已经连续多次举行,2018年是市委确定的“全面落实年”,成都项目工作实现“开门红”,这背后,正是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项目年”、全市“全面落实年”各项要求取得的成果。
“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项目。”市委强调,要把抓项目、抓投资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摒弃“区位条件论”“基础条件论”,谋定后动做到“六个强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我市各区(市)县项目建设一线,试图解密成都如何为重大项目保驾护航。采访中,我们看到各地切实按照市委项目工作“六个强化”的要求,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努力抓好项目进度,挂图作战、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服务方式,抓好统筹协调,积极做好项目审批、方案决策、资金筹措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国际视野确定高点站位,以求实精神确定追赶目标,确保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加快建设。
镜头1
不以区位论英雄
全市全域城市规划吸引项目落户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在成都市新一轮的发展中,全市采取“全域规划”一盘棋的科学规划和统筹定位。立足各区域条件、产业基础,市委在全市规划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邛崃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没有比较优势,当地积极抢抓全市产业功能区发展机遇,引来了国际人才团队、行业领军企业、区域性总部,引入了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项目。
“市委要求我们强化以资源市场换项目思维。进一步摸清资源、政策、市场等要素‘家底’,立足产业定位、城市规划,进一步增强主动‘发牌’能力,创新机制深化与国际国内优秀企业合作,吸引更多高端项目落地,正是在这个全新的项目工作思路指引下,邛崃开启了重大项目工作的新篇章。”邛崃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重大项目实施中,邛崃市将主动融入成都大局,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企业为核心,压实主体责任,完善有部署、有督办、有跟踪、有问责的工作链,从保障大局中心出发,从推进发展上出发,全力融入天府新区,建设现代化“精美-邛崃”。
记者留意到,邛崃市集中开工的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中,不少以天府新区邛崃产业园区为重要载体,当前,天府新区邛崃产业园区正围绕开工建设的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开展新能源电池、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产业生态圈建设,并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推进项目招引。
再看成华区,该区一季度新开工38个项目,从分布区域来分析,涵盖了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建设路金融商务总部发展区、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以及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为该区各个主体功能区建设注入新力量,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集中开工项目,尤其是北湖生态公园、万科天荟、井泰东方广场等9个省市级重大产业化项目,是该区落实产业功能区建设,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缩影。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竣工投用,必将对成华产业转型、品质提升、民生改善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加快打造“文旅成华·中优典范”增添新名片、提供新支撑。
镜头2
以空间换时间
筑巢引凤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在招商引资、项目工作的领域,有句老话叫“筑巢引凤”,这个简单的道理在新时代的项目工作中,市委赋予了它新的意义,提出强化以标准厂房、公共楼宇争取空间时间思维。充分发挥国有平台公司作用,统征、统拆、统建,加快建成一批标准化厂房、公共楼宇等,筑巢引凤推动更多项目尽快落地,最大限度缩短投资周期,力争让“企业一签约就能入驻,一入驻就能交易”。
在3月30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郫都区)2018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中,为重大项目“筑巢引凤”就得以体现。当天开工的13个重大项目中,除电子信息产业化项目外,备受关注的就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标准厂房以及交通、电力、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总投资超过百亿元,其中,包括由区国投公司投资建设的郫都区智慧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厂房项目,将建设厂房21.6万平方米,为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提供生产、研发办公配套服务,总投资25.5亿元,还将建设唐太路北延线道路2916米、交大片区配套道路1343米以及配套电力通道、沱江河绿道(安靖段)、沱江河绿道(犀浦段)等,并打造磨底河、沱江河整治工程以及建设综合政务服务平台,这些项目的开工将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提供项目支持,为电子信息产业链生态圈的构建打下基础。
来到彭州市,走进成都航空动力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正在加紧建设,刚刚签约的北航动力研究院,杭州先临三维等11个项目即将全面动工,预计到今年底,9个项目将完成主体建设,4个项目将建成投产。“经过几年的建设,园区的基础已逐渐夯实,今年我们将是突破的一年,力争到年底实现产值40亿元!”丽春镇党委书记、成都航空动力产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陆敏介绍,目前,园区已签约引进总投资超过120亿元的15个产业项目,拥有成都泰资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围绕项目高速发展,园区的承载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镜头3
不断创新工作举措
抓项目“比学赶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级干部的招商水平、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工作的成败,市委强调,要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企业家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在招商引资、引智引才“主战场”选干部、用干部、查作风、看落实。当前,全市正掀起相互晒成效、比进度、找差距的热潮,倒逼项目工作举措的不断创新,抓项目、促落实“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浓厚。
“本单位已全面了解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规定内容和有关要求,承诺自身能满足办理条件、标准和技术要求……承诺×年×月开工,×年×月竣工,×年×月投产……”今年,青白江区工管委深化“四三”工作模式,推行产业园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协商会,为千年树、博盈车桥、大和计量等项目签下了《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书》。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明确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以企业作出书面承诺为前提,明确了企业开工前,由我们管委会代办完成企业注册登记、立项等15项事项,企业用一纸‘承诺书’就能后置节能审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14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仅需配合完成地勘、文勘、环评等11项工作,确保新签约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开工,全面提高了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工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昨日一大早,一家汽配企业负责人王先生准备到香港出差,他来到龙泉驿区政务中心出入境窗口办理港澳通行证,不到10分钟所有手续就办理完结。办理完结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王先生填写了委托邮政领证寄件的委托单和快递详情单,这样他就不用再跑一次到政务中心领取证件,只需等快递送去。记者了解到,免费快递业务于4月2日在龙泉驿区政务中心所有办证窗口全面铺开。自今年以来,龙泉驿区深入开展以“仅跑一次”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改革,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区政务中心实现了第一批346项(大项)审批服务事项办理“仅跑一次”,占进驻政务中心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80%以上。“证照免费快递服务项目已经纳入2018年财政资金支出,资金预算近300万元,群众、企业可享受家门口免费取件服务。”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证照免费快递业务的全面开通,让群众、企业到政务中心办事可选择审批结果免费快递到家,真正将“跑多次”变为“仅跑一次”。(记者 张渝)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