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山东省青岛市国家级创业载体增至129家副省级城市居首

5771
中国就业 2018-01-26 14:56 抢发第一评

 从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中旬,半个月的时间里,山东省青岛市科技局连续发布关于创业载体的好消息:新增星创天地19家,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2家。至此,青岛市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载体达129家,总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据市科技局介绍,青岛市自2012年开始全面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孵化器项目建设248个、竣工1231万平方米、投入使用963万平方米、实际使用74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经全市各级科技部门认定的孵化器共计147家,数量是2012年初的4倍。随着创业载体的规模不断壮大,青岛市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迸发。

 全方位服务帮创业者驶入快车道

 2017年12月,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在科技部的年度考核中获评国家A类优秀孵化器,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这家位于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园区,围绕仪器仪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引进项目130余个,成功孵化了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5家,估值过亿元企业超过15家。其中,北洋天青入孵市工研院后,得到技术研发、资金担保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已获海信、澳柯玛等企业订单近亿元,于2017年9月登陆新三板,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青岛市,类似于市工研院这样的优秀孵化器不胜枚举。尤其是在2017年迅速成长起来的星创天地,是青岛市众创空间当中的生力军。以青岛昌盛集团成立的光伏农业众创空间为例,让农民创业者由产业工人向个体老板转变,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农业创客”精准扶贫模式,目前在青岛市已拥有6000家直供客户,可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专业、全面的农产品冷链配送服务,2017年实现收入大约5000万元。

 孵化器成为创新“成果源”

 据了解,目前已有大批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龙头企业、新兴服务中介等市场主体投身于青岛市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事业,企业化运作的孵化器占孵化器总数达92.6%。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孵化载体累计入驻企业超过13000家,累计毕业企业783家,累计备案在孵企业6324家,数量较2012年初增长了5倍。全市孵化器已建立起“企业联络员+创业辅导员+创业导师”三级辅导体系,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专业化、定制化服务。资金支撑体系逐步健全,目前财政已出资2400万元,带动孵化器投入3600万元,随着2017年首批种子基金完成组建并陆续启动投资,将逐步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孵化器及其入孵项目。

 孵化器已经成为促进青岛市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成果源”。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孵化器知识产权申请量6000余件。在孵企业技术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三大领域,累计占比超过70%,催生出了有住网互联网家装平台、国数无人机反制系统等一批产业化前景可观的新兴技术。孵化器累计培育高企230家,毕业企业在主板、新三板或蓝海上市(挂牌)达116家。

 “双创”从规模向效益转变

 2018年,青岛市将按照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开启孵化器提质增效新征程。布局打造优质、高效、专业、成熟的创业孵化体系,推动孵化器工作方向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聚焦仪器仪表、生物医药、微电子等新兴产业,推进“一业一策”特色专业孵化器建设。

 据悉,今年青岛市计划启动星创天地创新创业活动、国内外创新创业大赛地区赛和专业赛、科技创新投融资高端对话、创业训练营等系列活动,加速国内外技术、人才、资本、模式等资源流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加快形成新动能。(王娉)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