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自立门户后,一年的收入是二三十个亿。”日前,罗永浩在微博的这个爆料成为热搜话题。
就此,与辉同行向第一财经给出正式回应称,“该信息不属实”。
罗永浩在微博中还说,“老东西欺负年轻人”让
“丈母娘和我们这些旁观者感到义愤”,他们并不关心“老东西赚了多少钱”。
口口声声暗指俞敏洪对董宇辉的不公,罗永浩成称,董宇辉“跟着铁公鸡的时候,北京买房还要借钱交首付”。
一番输出,引发热议。
罗永浩此番言论的背景是,最近“董宇辉走后东方甄选股价暴涨 229%”成为舆论话题。
一年前的7月25日,董宇辉宣布离职。
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7月26日),公司股价大跌超过23%,蒸发30亿港元,盘中还创下8.92港元的低点。
当时的市场普遍预测,失去超级主播的直播机构,注定走向衰落。
截至8月15日收盘,东方甄选大涨17.9%,总市值超430亿港元。
从去年8.92 港元/股算起,东方甄选累计涨幅高达357%。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似乎宣告了“去董宇辉化”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在分析原因时指出,一方面,俞敏洪大手笔的“断舍离”,虽然短期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和愤怒,但长期赢得了人心,有力“回应了舆论铁公鸡的污名化与亏待董宇辉的指责”。
另一方面,就是供应链的胜利。
东方甄选没有去寻找和制造“下一个董宇辉”,而是将战略重心转向供应链与自营产品,由此完成了从“主播驱动”到“产品驱动”的进化。
数据显示,东方甄选自营品GMV(交易总额)占比提升至39%,品种突破了600款,冷链覆盖率达92%。
同时,商业模式上也完成“山姆化”转型,卫生巾、五常大米等标品复购率拉高会员经济——199元年费的付费会员已超22万,复购率是普通用户的2.7倍。
2025上半财年,公司自营毛利率从10%抬升到21%,营业利润率回升至7%。
董宇辉则走了不一样的路,即把“与辉同行”做成顶级个人IP。
罗永浩口中“二三十亿”说法虽遭官方否认,但数据显示,其直播间场均销售额长期稳定在千万以上。
一张广为流传的“2024主播收入榜”显示,与辉同行数据为 28.5亿元净收入,董宇辉曾就此在直播里说,“看到那张截图吓一跳,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尽管方向各异,双方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在舆论场中难以分割。
罗永浩的发言老调长谈,丈母娘和粉丝们一直用“年轻人被欺负”来给董宇辉的励志故事加满感情分,用同情心和代入感撑起一场又一场直播业绩。
但“忘恩负义”和“伪文化卖货”,也同样也成了这个年轻草根摘不下的帽子。
5 月份,大 V 聂圣哲对董宇辉的连番炮轰,及由此引发的“文化圈”群殴,与“丈母娘们”的反击,曾掀起不小的波澜。
相关阅读: 董宇辉“赛博圣人”保卫战
但不管是“文化卫道士”,还是“丈母娘”,抑或参与议题的吃瓜群众,事实上都组成了双方商业世界不断生长的肥料。
有没有可能?
董宇辉不一定那么在乎自己是“小镇励志青年”还是“白眼狼“,俞敏洪也不一定那么重视自己是否被背叛。
他们更在乎的应该是,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不会被舆论场遗忘,他们的每一场直播都有足够的流量,以及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
事实上也是,他们都做到了。一个“股价增长 229%”,一个“年收入二三十个亿”。
而愤怒和挑事的罗永浩与一年前一样,仍陷在娱乐业的无聊舆论场中,原地踏步。
更有可能的是,罗永浩自以为在替董宇辉打抱不平,实际上是再次把后者架到了灼热的舆论场上猛烤。
一个这么赚钱的、巨富的董宇辉,显然不是“丈母娘们”愿意看到的人设,及税务等监管机构会怎么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