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郑州被带走调查,消息迅速引爆舆论。
这位被戏称为“佛门CEO”的僧人,究竟如何从一个破落古刹的住持,变身掌控千亿资产的“商业巨擘”?他的商业版图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争议与风险?
1987年,22岁的释永信接手少林寺时,这里仅有9名僧人和28亩薄田。
如今,少林寺已成为一个横跨文化、旅游、地产、健康、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帝国,年收入超2亿元。
一、核心控制平台: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8年
股权结构:最初由释永信持股80%,后于2022年变更为少林寺100%持股,释永信等人退出工商登记。
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增至1亿元。
对外投资:至少16家子公司,涵盖文化、旅游、健康、地产等领域。
二、少林寺商业版图
三、收入结构估算
四、组织架构:少林寺的“集团化”运作
内部机构:设有外联处、寺务处、新媒体部、法务部等,职能清晰。
公司体系:以“少林无形资管”为母公司,下设多家子公司,形成“宗教+资本”双轨制治理。
商标体系:累计注册700多个商标,涵盖服装、食品、药品、文创等。
五、释永信的“少林商业帝国”简化结构图
英国媒体曾报道称,少林寺海外年收入达1000万英镑。
德国媒体更爆料称,释永信身家达30亿美元。
公开信息显示,少林寺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武术中心,洋弟子达300万之众。
以上这些,只是根据公开信息及有明确出处的媒体报道,梳理出来的一个大概。
释永信打造的商业帝国从规模和产权关系上究竟如何,可能连他本人都难以说清楚。
而在此过程中,也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与外界的公开质疑。
最大的争议话题莫过于少林寺与嵩山景区管委会长达十余年的门票分成纠纷。
当年双方签订协议,管委会统一管理景区门票,每张100元中少林寺分得30元,按月结算。
少林寺控诉管委会长期拖欠款项,仅2011至2013年间就欠款近5000万元,违约金高达232万元。
其他关于少林寺和释永信的争议点,更是一个接一个。
比如,2022年,释永信通过关联公司铁嵩数字科技,以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引发“佛门炒地”质疑。
尽管官方解释称,将打造“文化综合体”,但“少林寺要做开发商”的主题,还是引发了一波舆情。
比如,公开数据显示,少林寺已注册超700个商标,涵盖餐饮、服饰、药品等。
更曾有快餐品牌推出“少林汉堡”,这些,曾被媒体批评“过度消费传统文化”。
再比如,曾有媒体报道,少林寺内香火价格从400元到10万元不等,但也是不了了之。
更加引发热议的是,释永信自称“月薪仅700元”的奢侈生活方式。
比如,其造价16万,由18K金线绣制,用于重要佛事的袈裟,及佩戴的千万级小叶紫檀佛珠。
比如,其名下被曝有15辆豪车,包括奥迪Q7。
比如,释永信多次被拍到使用最新款苹果手机。
对此,少林寺回应称:“车辆为寺院资产,袈裟用于外事活动”。
随着 7 月 24 日释永信被带走的公告,这些争议相信都会被一一揭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