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 :中国引领全球开源竞赛,印度成ChatGPT第二大市场

2567
2025-07-14 16:17 抢发第一评

640 (1).jpg

“变革的速度前所未有,AI的发展已让早期互联网相形见绌。”

科技投资界传奇人物Mary Meeker在最新发布《AI趋势报告》开篇如此定调。

这位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分析师时隔六年重出江湖,带来一份长达340页的重磅报告。

报告揭示,AI的普及速度让互联网时代显得缓慢,推理成本两年暴跌99.7%,中国模型正以“接近美国顶尖水平的性能“成本仅为0.2%”的优势,鲸吞市场。

AI普及打破所有历史记录

AI技术的发展速度让所有过往技术黯然失色。

“ChatGPT仅用两个月就获得1亿用户”,而TikTok达到这一里程碑用了9个月,Instagram用了2.5年,Netflix更是花了十年之久。

更令人震惊的是,ChatGPT在短短17个月内积累了8亿用户,成为人类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技术产品。

640 (1).png

“ChatGPT年度搜索量达到3650亿次仅用了两年时间,而谷歌实现同等规模用了11年——前者的速度是后者的5.5倍。”报告指出。

640 (2).jpg

这种爆炸性增长源于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成熟、海量数据积累,以及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

用户参与度同样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

美国用户每日在ChatGPT上花费的时间在21个月内增长了202%,每日会话次数增长106%,平均会话时长增长47%。

推理成本暴跌99.7%,训练成本飙升

AI领域正在上演一场成本结构的革命性转变。

报告揭示了一个惊人对比:训练顶级AI模型的成本持续飙升,过去八年增长了2400倍,如今单个模型训练成本超过1亿美元。

与此同时,面向用户的AI推理成本(即应用模型的成本),在短短两年内暴跌99.7%,几乎降至“白菜价”。

2024年Blackwell GPU的单token功耗,已经是英伟达2014年推出的前代产品Kepler GPU的105000分之一。

640 (2).png

这种成本变化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专注于定制化场景的轻量级模型将直接挑战OpenAI这类烧掉巨额资金的巨头。谷歌的TPU和亚马逊的Trainium芯片,也在大规模开发中,成为科技巨头的基础性赌注。

基础设施狂飙,全球大烧钱

AI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这场竞赛的激烈程度和资本投入是空前的。巨额资本支出:大型科技公司(Big Six Tech)的年度资本支出高达2120亿美元,同比增长63%。

例如,微软AI业务的年化收入达到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亚马逊AWS的资本支出占收入比例高达49%(而初期云计算建设时仅为4%),英伟达数据中心季度收入达390亿美元(同比增长78%)。

史上最大规模基建:报告认为,这不仅仅是“云2.0”,而是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甚至超过了一些国家的GDP。

例如,xAI在122天内就建成了拥有20万个GPU的数据中心。

中美争霸,印度崛起

全球AI竞争格局呈现鲜明的新特征。

报告揭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事实:印度已成为ChatGPT全球第二大市场,占其用户的13.5%,超过美国的8.9%。

“印度同时也是DeepSeek的第三大市场,占其全球用户的6.9%。”报告指出。这一现象得益于印度每GB互联网数据的低成本,让67%的国民能够上网。

中国AI模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鲸吞市场。

中国模型的性能已逼近美国顶尖水平,但成本却低得惊人——百度ERNIE 4.5 Turbo的成本只有GPT-4.5的0.2%。

DeepSeek-R1在MATH Level 5数学基准测试中取得了93%*的高分,非常接近OpenAI o3-mini模型的95%。而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已占全球的75%。

中国引领模型开放浪潮

开源模型正在全球范围内复兴。

报告强调,在开源模型领域,“中国正在引领开源竞赛”。

Meta的Llama模型在10周内下载量达到12亿次,八个月内增长3.4倍;Hugging Face平台自2022年3月以来增长33倍;基于Meta Llama开发的衍生模型已超过10万个。

中国科技巨头成为开源主力军:

- 阿里巴巴开源了通义万相Wan2.1-VACE和Qwen 3等模型,已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

- 智谱华章开源GLM-Z1-Air等模型,开源仓库在GitHub上斩获超过6000颗星星

- DeepSeek坚持采用MIT License开源协议,允许自由商业使用和模型蒸馏

“开源模型势头增强,因为它们成本较低、能力不断增强,并且开发者和企业更容易获取。”

AI走出数字疆域

AI正在快速融入物理世界,产生“纯软件AI无法复制的数据集”。这一趋势在多个领域加速推进:

- 自动驾驶车队已经开始创收,特斯拉和Waymo在自动驾驶里程和市场份额上取得显著进展

- AI驱动的农业现代化和采矿勘探正在改变传统行业运作方式

- 智能机器人在工厂中的应用加速,厨房自动化和健康诊断等场景日益普及

报告强调:“AI与实体世界整合 = 快速 + 数据驱动”,从“数字助手”向“物理AI代理”的转变已经发生。

OpenAI估值面临挑战

OpenAI当前估值高达3000亿美元,但报告对其商业模式提出尖锐质疑。

OpenAI、xAI和Anthropic三家顶尖AI公司已筹集950亿美元资金,但三家的预期年化收入总和仅120亿美元。

640 (3).jpg

OpenAI年化收入约92亿美元,估值达到收入的33倍;而Perplexity的估值/收入倍数更是高达约75倍。

“比起收入,OpenAI的估值看上去实在是太贵了!”

面对中国玩家带来的低成本开源替代方案,Meeker向投资人发出警告:“请只投资你愿意损失的金额”。

下一个十亿用户直接进入AI世界

全球仍有26亿人(占人口32%)未接入互联网,这代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卫星互联网(如Starlink)的兴起为这些人群提供了上网机会。

“下一个十亿互联网用户,将跨越应用生态系统,直接进入智能体生态系统。”报告预测。这些用户将:

- 通过卫星互联网连接,而非传统宽带

- 使用语音/语言界面,而非浏览器/应用界面

- 跳过传统应用层,直接使用AI智能体

这种跨越式发展将颠覆现有科技层级结构,重新分配平台价值。如同印度十亿用户跨越了桌面/PC和宽带时代,新用户将直接进入以AI为中心的体验。

AI不是取代,而是变革

针对“AI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报告提供了更细致的观点:“工作不是消失——而是改变,而且变化很快”。

数据显示,AI相关职位招聘自2018年以来增长448%,而其他职位数量在下降。AI正在成为“作家的协作者、程序员的副驾驶、设计师的搭档和分析师的助手”。

“到2030年,你不需要成为工程师,但你需要与工程师合作(或使用内置工程师的工具)。”

企业应用实例表明,AI正被广泛用于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改变工作方式。

开发者生态与人才争夺战

Meeker强调,吸引和支持顶尖开发者是AI公司成功的关键。

她引用了Steve Ballmer的观点:“开发者,开发者,开发者”,指出开发者生态系统的建设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

Meeker批评了美国限制外国学生留学的政策,认为这可能削弱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她指出,美国科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的贡献。

高等教育的角色与变革

Meeker认为,AI将彻底改变教育的方式,包括学习、教学、理解和决策。

她呼吁大学与科技公司合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如GPU,以支持AI研究和教学。

她建议大学应将教师视为教练,将学生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此外,大学应专注于其优势领域,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特色项目,以吸引学生和研究人员。

报告结尾冷静指出:“目前的AI赢家并不是永远的赢家。基础设施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应用也会随之改变。”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正处于由AI驱动的“技术超级周期的开端”,其影响力将远超互联网时代。

变革的浪潮已经涌来,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完整报告可在BOND Capital官网获取:

https://www.bondcap.com/report/ai-economy-2025

-END-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4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