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要回到24小时全天工作的节奏了,直接睡在会议室、服务器机房和工厂里。”日前,埃隆·马斯克在X(原Twitter)上说。
这一看似轻描淡写的推文,让科技圈和资本市场小有振奋。
那个让人熟悉的,睡地板的马斯克又回来了!
尤其在 2017、2018年,特斯拉“生产地狱”的那段时间里,为了推进Model 3量产,马斯克几乎把自己焊在了弗里蒙特工厂。
他的办公桌设在产线尽头,旁边会议室里,常年铺着睡袋。
“我睡在地板上,是为了让自己比任何员工都更难受。”马斯克说。
员工常常在半夜的工厂一角,看到他蜷缩着打盹——有时在沙发上,有时干脆就在桌子下。
这种极端工作风格,曾激励了整个系统的冲刺节奏。
“睡地板”,也成了马斯克极具代表性的个人意象。
但这几年,那个“睡地板”的马斯克,突然不见了。
他走进华盛顿,担任特朗普政府设立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简称DOGE)负责人,试图用硅谷工程师的逻辑,重构联邦预算。
他喊出四年节省2万亿美元的目标,但到2025年中,实际节省仅1600亿美元,且充满不透明性,引来各种质疑。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业绩持续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利润同比下降71%,欧洲市场销量同比锐减49%。
市场和投资者更对“马斯克系”充满焦虑。
摩根士丹利一项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认为,他在政府的活跃参与对特斯拉业务“有负面”,或“极其负面”的影响。
特斯拉长期投资人Ross Gerber甚至直接喊话:“他不应再担任CEO。”
这时候的马斯克,越来越像个政治人物,而非企业家。
直到5月24日,一场事故把他“逼”了回来。
当时, X平台发生大规模宕机,超过25,800名用户受到影响,起因是,俄勒冈州的数据中心起火,且备用系统配置薄弱。
这一事件直接让马斯克决定“重回战场”,并祭出了他的杀招——睡工厂。
对这一危机管理时,马斯克屡试不爽的“高压打法”,资本市场随即给出了正反馈。
马斯克发布回归宣言后的几天内,特斯拉股价一路上扬。5月27日盘前上涨2.7%,至348.18美元。
自4月22日财报发布以来,更是累计反弹43%。
尽管年初至今仍下跌16%,但市场显然在买账他的回归。
这种回归不是一时的调头,而是一步步的战略撤退。
4月22日的特斯拉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就已经表态:“我将把更多时间分配给特斯拉,现在政府效率部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
这一决定在特斯拉投资者中,引发积极反应,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上涨约5%。
接着,他宣布将减少在DOGE的参与度,每周只保留1-2天的时间处理政务,重回对特斯拉、SpaceX、X平台和xAI的主导。
他在形象上也迅速做出修补动作。
减少政治捐款、接受采访时淡化政治立场、重新强调企业承诺,试图重建公众对他作为科技领袖的信任。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他这套“仪式”。
Reddit上有人讽刺称,他只是在做一场PR秀,问题的根源,根本不在他躺不躺水泥地。
且wait and see吧。
-END-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