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做扫地机器人的公司,要做汽车了。
日前,追觅科技对外透露了其最新的造车动态。
据介绍,追觅首款车型定位为增程式电动车,目前处于Demo阶段。
其造车项目早在2021年立项,预计2026年后正式上市,并计划出口欧洲市场。
2024年7月,追觅开始大规模招聘。目前,已组建约200人的造车团队。
据介绍,追觅拟采用轻资产合作模式来造车,即与具备生产制造能力的车企合作,自己只提供产品定义和技术支持。
这类似于自游家与大乘汽车、极石汽车与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合作模式。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无线吸尘器和高速吹风机等智能清洁产品。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有评论认为,其造车计划可能受前者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影响。
但更有可能受另一扫地机同行石头科技的启发。
追觅之前,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已跨界进入造车领域。
昌敬主导成立极石汽车后,首款车型极石01于2023年8月发布,同年11月开始交付。
极石01定位为中大型增程式SUV,由北汽代工生产。
但石头科技与极石汽车间并无股权关系。
二者关联就是同一个创始人和董事长。资本方面的间接关系是,昌敬通过减持石头科技股票套现近9亿元人民币,以投入极石汽车。
市场表现上,2025年4月销量突破1100台,累计总交付接近1.1万,在新能源全地形SUV领域建立了一定的竞争力。
但放在造车新势力群体,极石汽车还只是个边缘玩家,现状与前景都面临很大压力。
追觅与极石只是国内跨界造车的案例之一。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玩家,很多来自互联网、家电、科技,甚至房地产行业。
这些巨头的进入逻辑,通常与技术重叠相关。
如互联网企业从车联网与软件入手,家电制造企业从零部件制造入手。
他们相信,依靠自身的区分性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能在这个极具诱惑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但长板并不是致胜之全部。
无底洞般的资金投入、复杂的供应链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等,每个都能成为压倒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资本投入为例,蔚来CEO李斌曾表示,“没有400亿可能干不了(汽车业务)”。
小米也为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准备了首期10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相比之下,比如追觅科技,其全年营收在百亿左右,如何在有限弹药下推进造车项目,成为极大的难题。
而拖垮主业,也成为更大的关联风险。
能看到的事实是,目前,已破产造车新势力如威马、高合、爱驰、奇点、恒大、雷丁、宝沃等,如哪吒、合创、创维汽车等,也基本停摆。
多有前赴,不乏后继!
-END-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