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0阿里日的气氛,都被烘托成什么样了!
5月9日,吴泳铭为这天,专门发了内部信,再提重新创业。
5月6日,湖畔小屋在阿里全球总部亮相,全网刷屏。
与此同时,阿里内网有员工高呼要“见证历史”;社交媒体上,马云要重回阿里的说法有模有样的流传。
吴泳铭的内部信信息量委实不小。
他说,阿里巴巴必须以创业者的心态,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开启一段全新征程”。
他说,接下来阿里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于几大核心战役,“我们会选择长期和全局的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集团各业务的协同策略。”
他说,我们要“打破组织惯性,超越内部视角”。
变化也已经在悄然发生。
5月8日,阿里集团全面打通内部论坛权限,菜鸟、钉钉、饿了么、飞猪、国际等各BU(Business Unit)的员工,在内网重聚。
有员工发帖,大呼“MAGA!make alibab great again”。
有员工发帖,“大家都是阿里人!”
有员工发帖,“见证历史”。
另一个被留意到的变化是,多个BU的HR负责人都已统一划归到蒋芳下面。
本周开始,也有员工陆续收到工牌替换通知,称后续将全面统一成阿里工牌。
内部在流传的消息还显示,集团接下来不同BU之间转岗,无需先离职再入职。
种种迹象表明,以及吴泳铭内部信的种种内涵,都在预示着,阿里”1+6+n“时代完全过去了,一个大阿里的统一架构将回归。
2023年3月,阿里巴巴原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
其中,“1”是阿里巴巴集团,“6”是阿里云、淘天、本地生活、阿里国际、菜鸟、大文娱等阿里;“N”为高鑫零售、银泰商业、阿里健康、盒马、夸克等。
5月,阿里宣布六个板块董事会组建完成。新架构下,阿里从大集团转向控股公司,张勇依然是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阿里董事会对各业务板块部分最重大事项有审批权,但不再干预具体业务。
蔡崇信吴泳铭组合回归后,过去两年间,对这些进行了调整。
战略上,确立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明晰主线。
在业务方向上,对“1+6”部分,进行了重新聚焦和优先级的重组,即吴泳铭所言的“聚焦于几大核心战役”;对“N”部分,则开始资本化的剥离,如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
不破不立。
在组织架构上,如何以长期和全局的价值为依托,以全局价值最优为原则,来做出改变?将如何打破组织惯性,超越内部视角?
或将在明天的510阿里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