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软件教父”和他的“东软系”

10277
创头条 2022-09-06 12:18 抢发第一评

冒雨排队半天,没等到测核酸,核酸检测系统倒先崩了...... 9月2日晚,不少成都人都经历了核酸检测亭前被罚站数小时的崩溃时刻。

核酸采集人员还误以为信号差,纷纷站在板凳上将手机高举过头顶,试图获得更强的信号,却无济于事。这次“崩溃”的核酸检测系统正是由东软集团开发并上线运行的。

于是,东软甚至被骂上热搜。

事实上,西安、上海等地疫情中也都出现过核酸检测系统“宕机”、“系统崩溃”,背后同样有东软的身影。

虽然凭“实力”撤下热搜,又在声明中对自己一顿猛夸,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系统崩溃,东软活儿不好的锅算是背上了。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东软已经成为一个资本系族。它们的背后是被坊间称为“软件教父”的刘积仁。只是不巧,这次“教父”又惹了众怒。


-1-

技术真不行,甩锅第一名?

9月2日,成都核酸系统崩了。许多人在凉细风雨中排队4、5个小时,仍没能做上核酸。医护人员也站出了“自由女神”寻找手机信号的名场面。

当晚,“四川天府健康通”的供应商浪潮、腾讯云,以及成都市“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的供应商东软集团等相关企业相继被扒出。

在“成都核酸系统崩溃”刷屏后,“东软”也由此被骂上热搜。

9月3日下午,东软集团发布声明:据技术专家研判,目前出现的系统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与核酸检测系统软件无关……经排查,发现是网络出现故障。 

话音刚落,打脸来得很快。成都随后发文回应:核酸检测系统因对短时超大并发量预估不足,导致系统出现卡顿问题。 

另外,据网络上流传的信息,9月4日早间的核酸检测中一些用回了老系统的区县运行顺畅,用东软系统的区县却仍是一样卡顿。

也有作为志愿者的网友,对比了成都此轮核酸老系统和东软系统之间的差别,发现东软的核酸系统多处流程十分繁琐,且均要求手动。

再回头看看东软集团挂出的这份声明,前面甩锅,后面自夸,这着实惹怒了不少成都人。

一些人在网络上喊,“技术真不行,甩锅第一名”“东软集团别再掉链子了,实在不行的话,就干脆让阿里、腾讯这些巨头来做吧”。

事实上,这并非东软集团首次涉及核酸或健康码系统崩溃事件。

今年1月4日,西安一码通再次遭遇无法打开个人健康码的情况。此前半个月,这个一码通刚因疫情期间访问量过大而崩溃。

西安“一码通”背后的承接方中就包括东软集团。

彼时,东软集团回应称,西安东软作为应用层支撑厂家之一,参与开发建设西安一码通系统。经现场专家及技术人员排查分析,该故障与应用层无关。

同样因为软件问题导致城市核酸停滞的还有苏州。

今年2月、4月,苏州核酸扫码平台两度崩溃。而省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核酸检测结果查询系统,正是江苏省大数据中心联合江苏移动、江苏电信、华为、东软一起开发完成。

截至6月30日,东软的核酸检测系统已应用于全国17个省120多个地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大型人口城市,累计检测104亿人次。只是,核酸检测系统一而再再而三地崩溃,难免让人对其技术心生疑虑。


-2-

东软不“软”,甚至很硬

东软集团算得上中国软件外包领域的“老大哥”。公司1991年成立,1996年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软件公司。

由于下场早,又赶上好时代,东软在社会保险、医院运营、电信、国土资源、人口管理、税务、能源等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软件开发。

据说,东软做社保软件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社保;做手机上网软件的时候,手机还不能上网……

经过30年发展,成为国内软件领域的“领头羊”。

东软集团覆盖了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软件服务等众多领域。有2万名员工,分、子公司及研发服务网络遍布近100个城市。目前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有75家。

2022年上半年,东软集团实现营收33.8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8302.92万元,同比增长13.9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97.6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9.6%。

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虽然只是东软集团第三大收入来源,但是它却是增速最快、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板块。2022年上半年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14.5%,毛利率47.9%。

IDC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应用软件与服务)为18.8亿元,其中东软集团份额占比27.9%,共为超7亿人群和5000万参保单位提供医保信息化服务。

东软集团还支撑了全国600余家三级医院,2700多家医疗机构,500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运行。

除了医疗健康之外,东软集团还声称自己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涉及全球数万家大中型客户,体现在智慧城市、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诸多领域。

另外,覆盖14亿人的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覆盖1.58亿市场主体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21个城市轨道交通集团近2700公里轨道运营管理,背后也都有东软集团的身影。

或许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经意间用到东软集团开发的软件。


-3-

分拆出来的东软系资本帝国

这家与很多中国人都可能息息相关,掌握海量数据的公司,其实并无实际控制人。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作为其第二大股东。 

东软集团的创立者和灵魂人物是现年67岁的刘积仁。他也被业内称为“软件教父”。他是中国首个计算机应用博士,33岁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1991年,刘积仁在东北大学计算机系网络工程研究室,带着两位同仁,3台286电脑,3万元科研经费,在争议声中下海。

背靠日系资本,刘积仁成为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件研究所和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开发公司的负责人,这两家企业便是东软集团的前身。

1993年,刘积仁力促两家公司合并,通过股份制改造,吸收外部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的“新东软”。

此后,刘积仁又带领东软多次转型。1997年至2000年的“数字圈地”;2001年至2008年间,加速全球化,大力拓展外包业务,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0提升至33%;2009年-2010年,全面进军健康管理领域……

东软的发展,以2011年为界,之前以“合并”为主,之后是“分拆”。

2011年以前,收购东北大学影像中心进军医疗板块,东软集团与东软股份合并,将教育板块并入上市公司。在此过程中,东软的员工持股平台赚得第一桶金。

2011年之后,东软则出售东软教育,拆分东软医疗(源于东北大学影像中心的CT设备)、东软熙康(云医院板块的运营主体)和东软望海(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

2014年,东软通过受让老股和增资的方式,获得弘毅投资、高盛、加拿大养老基金等机构融资。直至将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拆分出去。

2020年9月,东软教育(9616.HK)在香港上市。东软控股通过受让东软教育控股权,并力促后者独立上市而赚得盆满钵满。

自2020年以来,“疫情产业”开始发酵。东软熙康和东软医疗也计划赴港上市。

今年2月,东软熙康再次递交上市申请,而东软医疗在9月1日刚递交第三次上市申请。国内最大医院ERP软件供应商望海康信也处于上市辅导中。

通过不断引战、增资扩股、分拆上市等资本运作,东软集团过去10年间实现爆发式增长,在此过程中,东软控股和员工持股平台也赚得盆满钵溢。但作为“孵化器”的上市公司,似乎并无太多获益。 

在分拆大健康板块的过程中,东软集团还通过无实际控制人的认定,规避了证监会分拆上市的要求。

如果这些分拆出来的公司成功上市,包括东软控股在内的股东将获得巨额收益。一旦无法上市,上市公司可能要面临回购股份或负债的风险。

自2015年至今,东软集团股价从每股30多元一路低走。截至9月5日,东软集团市值133.87亿元,股价10.78元/股。 

刘积仁喜欢用“猫有九条命”来形容东软每5年就换一个活法。“东软系”企业悉数上市后,将成就东软集团更广阔的资本版图。

然而,眼下凭“实力”撤下热搜后,技术水平还是有必要再提升一番。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创头条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软件教父”和他的“东软系”
打赏一下 0
喜欢这篇 16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