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227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遥感气象等信息技术也不断的往民生产业推广应用。农业产业链信息化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力点。农业产业链信息化要解决农业产业从农业种源(制种与试验)、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收、农产品粗深加工、农产品仓储与冷链物流、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销售(大宗和零售)、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金融保险、农业技能培训等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赋能工作。农业产业链的信息化(智慧农业)建设,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源,为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发展做好农业产业数字基座。


(一) 产业定位


我国是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问题,是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竞争战略的首要问题。一方面粮食供给面临人口与社会发展刚性需求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粮食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在不能过多依靠增加投入要素来提高单产,并且耕地面积总量有限甚至可能减少的情况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发展导向,根本出路在于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现代化之路。


从全球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一般认为农业产值占整个GDP 10%是国民经济的转折点,将迎来现代农业的加速发展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占GDP比重每年下降2~3个百分点,2013年首次降到10%以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正在引领和支撑世界农业格局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革,农业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将更加突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基本现实,更加决定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科技现代化是根本性、决定性力量。


(二) 产业发展阶段


我国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从农业物联网试点、数字农业试点、产品产业链信息化试点、数字乡村试点等几大发展阶段,当前农业信息化市场正在由蓝海向红海转换的过程中,相关应用研究也逐渐深化。从最初的物联网数据采集展示到产业链数据采集展示,从单纯的数据收集到数据的整合分析,从农业数据统计到数字农业场景化的决策指导应用,行业发展逐步进入理性。因此,行业内的服务企业也开始出现等级划分和能力分层:主要体现为物联网项目施工类型企业、智慧农业软件开发企业、智慧农业设施设备研发企业、整体系统集成企业、专项作物研究型服务企业。


(三) 产业规模


智慧农业是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经过物联网、云计算、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高度融合而衍生。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 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从155.2亿元增长至231亿元,结合我国农业产值,2021年预计规模685 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743亿元,同比增长 8.5%。

规模决定着市场主体的数量,也决定着市场主体的业务开展方向。根据目前国内智慧农业市场发展阶段和大致行业分布,当前在农业产业链上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和占比主要分为精细化种养殖(占比15%)、农机自动驾驶(占比 10%)、无人机植保(占比35%)、软件及数据平台服务(占比40%)。


由此可见,目前从事智慧农业产业研究和行业开发的企业,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业务层面的研究,真正考虑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少之又少。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农业产业链全程信息化赋能还任重道远。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