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赛迪顾问侯雪:从专精特新“小巨人”画像看政府和企业如何作为

44833
澎湃新闻 2022-04-07 10:06 抢发第一评

近日,赛迪顾问对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研究。从产业画像来看,超八成企业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区域分布看, “填空白” “补短板”的“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湖北。广东“小巨人”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及专利申请总量均居全国榜首,江苏、山东、上海整体优势明显,浙江专利申请总量虽跻身前五,但发明专利数量明显落后北上广地区。

一 、专精特新小巨人”画像

(一)产业画像

超八成企业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产业分布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八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服务业,行业分布十分集中,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根据赛迪产业大脑统计,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和节能环保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位列前五,分别为20.9%、16.4%、15.0%、11.7%和8.9%。从行业细分领域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分布在电子核心产业、智能制造装备、高效节能、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和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占比分别为15.3%、14.2%、6.0%、5.9%和5.5%。

594.jpg

约四成企业集中在头部五省。从各省的优势产业领域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产业领域分布呈现较高的区域集中性,多个产业领域的头部五省占比约四成,个别产业甚至接近八成。根据赛迪产业大脑统计,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的头部五省(详见表1)占比分别为48.6%、44.8%、41.3%、40.5%、39.6%,而数字创意产业头部五省份比重高达67.5%。浙江和广东优势明显,是在八大产业领域均入围前五的两个省份。其中,浙江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制造的“小巨人”数量全国第一,占比分别为11.6%、9.8%和8.7%;生物产业和新能源的 “小巨人”数量排名全国第二,占比分别为8.5%和8.3%。广东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小巨人”数量全国第一,占比为15.5%;数字创意、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的 “小巨人”数量排名全国第二,占比分别为15.0%、11.2%和7.3%。

表1 各产业排名前五的省份524.png

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贡献度日益提升。在“补短板”“填空白”方面,赛迪顾问产业大脑基于文本分析算法对第三批“小巨人”企业进行分析,发现约六成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关键领域发挥着“补短板”“填空白”的关键性作用。从区域分布看,“填空白”“补短板”的“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湖北,占全部“补短板”“填空白”企业的42.3%。其中,“补短板”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地区是江苏、湖北、浙江、广东、上海,占全部“补短板”企业的48.2%。“填空白”排名前五的地区为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占全部“填空白”企业的42.2%。

(二)要素画像

“硬实力”专利占比四成。根据赛迪产业大脑大数据分析,从专利类型看,截至2021年底,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申请总量52.6万件,包括发明专利21.9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6.3万件和外观设计专利4.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保护全新且独立的技术,可表征“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此类专利占比41.6%。从区域分布看,广东“小巨人”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及专利申请总量均居全国榜首;江苏、山东、上海整体优势明显;浙江专利申请总量虽跻身前五,但发明专利数量明显落后北上广地区。从产业布局看,“小巨人”企业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5.0万件)、高端装备制造(4.5万件)和节能环保(3.3万件)三大产业,占发明专利数量的50%以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以及数字创意产业发明专利数量偏低,总占比不足5%。从技术实力看,通过在A股上市企业中,筛选出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要素相似企业进行对比,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平均授权专利增速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且从2019年开始,增速已超越其他制造业上市企业。

新三板是直接融资的主要阵地。根据赛迪产业大脑大数据分析,从上市情况看,新三板是“小巨人”直接融资的主要阵地。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有351家企业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占总数的7.4%,具体包括A股主板与创业板的241家(包括北交所上市的16家)、科创板的110家(不包括正在受理的43家)。此外,有654家“小巨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占总数的13.7%,新三板已经成为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重要平台。2021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直接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北交所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开辟了新路径,大幅度提高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关注热情。截至2021年底,在北交所上市的81家企业中有16家(约20%)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注册资本看,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平均注册资本为1.1亿元,约四分之三(3554家)“小巨人”企业注册资本低于此平均值。九成以上“小巨人”企业注册资本平均分布于1000万-5000万元(33.8%)、5000万-1亿元(30.7%)、1-10亿元(27.8%)三个区间,其余少数企业注册资本低于1000万元或超过10亿元。

高精专型人才招聘需求逐年递增。根据赛迪产业大脑大数据分析,从招聘信息数量看,近三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才招聘需求逐年递增。据大数据分析,2019年、2020年、2021年“小巨人”企业招聘数据分别为10.4万条、12.4万条、20.6万条,2021年比2019年增加了接近一倍,平均增长率达到41.1%。从招聘学历看,企业对各学历人才需求相对稳定。从2019年到2021年,本科学历招聘数量均占每年招聘总量的五成,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招聘数逐年稳定增加。从招聘行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招聘数量最多,2019年到2021年分别占总招聘数的39.1%、36.7%和32.3%,是“小巨人”企业招聘的中坚力量;数字创意、新能源和战新相关服务业招聘数量相对较少,2019年到2021年总占比分别为5.0%、4.5%和4.0%。 

二、未来展望

(一)企业增长方面: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将保持稳步增长

2021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的经济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并指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12月20日印发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部署了“十四五”期间,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已闭幕的地方两会中,以北京、广东、浙江为代表的至少7个省(市)明确制定了2022年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具体目标,至少8个省份提出了截至2025年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的具体目标,包括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由此预测,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将成为地方政府在2022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抓手。

从2019-2021年共三批“小巨人”企业的产业分布预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领域的新增小巨人企业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细分领域为半导体、5G、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设备的企业。

(二)支持政策方面: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扶持政策将更加精准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知》共三份文件,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等多个方面,精准施策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截至目前,从各地出台的培育“专精特新”政策来看,具体举措主要集中在融资、人才、产业链协同、孵化平台等方面。比如山东省的投资路演平台,河北省的支持“小巨人”企业融入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创新链等,都因地制宜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提出了具体举措。由此预测,各地将依据发展现状,持续精准推行本地化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配套措施。

(三)资本助力方面:资本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

北交所的开市进一步拓宽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持续完善,资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和耐心不断提升,受到支持的企业将逐渐形成正向示范效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将加强与各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份额转让平台的有效衔接,由此形成的长期资本机制,将会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融资发展起到长效的促进作用。 

三  下一步如何作为

(一)政府侧

构建“专精特新”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快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全网上、一站式、全周期、动态化”的服务平台,实现优质企业精准画像、动态预判和梯度培育,有效分配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结构化分析研判,做到企业培育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利用平台密切企业家与政府、与上下游等各环节沟通和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抱团发展。

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培育力度。一是建议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助推产学研融合,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服务与支持,尽可能降低企业自主创新风险与成本;二是建议完善土地、人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助力企业集中力量高效发展;三是建议制定“专精特新”专项金融服务产品,为企业的精准高效融资提供支持。

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评选机制。一方面,在评选端,建议严格把控评选标准,寻求第三方评估体系,建设一个有信誉的强大的评审机构,不因政绩动机降低评选标准、提升评选数量,增加现场答辩评选流程;另一方面,在企业申报端,建议通过实地考察、查看审计报告等方式把握企业所在真实行业及核心技术,严查申报材料模糊指标或易造假指标,严禁材料作假,防止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添水分。

(二)企业侧

坚持专业发展道路。建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树立走专业化道路的理念,一方面,摒弃规模崇拜,拒绝多元诱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坚持十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另一方面,做到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和资本专业化,在单一或主要产品上坚持“工匠”精神,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团队,集中有限资金专攻特定区域市场,建立竞争优势。

坚持创新发展道路。建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树立走创新发展道路的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夯实自身专业领域创新基础,畅通创新渠道,积极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共性技术研发,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推动解决“卡脖子”“掉链子”等问题,提高企业和产品科技含量。

坚持集群发展道路。建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树立走集群发展道路的理念,避免单枪匹马,积极加入区域集群、产业集群,在适宜发展的地区和区域团结起来,进入大型企业的支持体系,实现规模合作或供应链合作,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坚持国际发展道路。建议专精特新“小巨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一要实施品牌战略,利用自身在细分产业优势,构建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二要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和周边国家市场,把握国家外贸政策,进而逐步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形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布局市场网络的能力;三要防范外贸风险,关注国际经济、行业形势,研究各国外贸相关政策,建立、优化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

(作者侯雪系赛迪顾问副总裁兼赛迪产业大脑总经理)

(完)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5
评论一下 0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