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人要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其实,这纯粹就是虚假的自我欺骗。压力从来就不必然和行动力以及结果有实际的联系,有压力而无所作为的人在中国可以找出十亿,对不对?
只有通过意愿变成超强的行动力,进而实现目标才是有价值的。如果有人天天喊我有压力,他99%的可能性也就是喊喊而已,行动方面几乎没什么改变,因为他早就习惯这样了。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如果没有行动力,压力就是人最大的阻碍和自我欺骗的口头禅而已。
压力喊的越多,行动力也就越差。真正该做的是——放弃压力,变成行动力!只有行动力才可以实现你的目标。
而行动力的根源来自于意愿。意愿是什么?意愿就是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行动力的决心。
人基本的做事方法包含三个步骤:
(1)意愿;
(2)过程,包括方法、技能等等;
(3)目标和结果。
意愿决定了过程中的行动力。其实每个人都不缺少机会,太多的机会都曾经摆在你面前,但你根本就看不到,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意愿。没有意愿,再多的机会和方法也没有用,你甚至会觉得给你机会和方法的人很烦。想想你的过往,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所以,意愿对于个人和公司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意愿越大,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
按照意愿和技能的高低,人可以分成四种:1、高意愿、高技能;2、低意愿、高技能;3、高意愿、低技能;4、低意愿、低技能。
第一种人(高意愿、高技能)是最难得的,在企业里,你只需要给他不断的挑战和鼓励,他就能不断的给你成功与惊喜。
不过第一种人也有可能变成第二种人(低意愿、高技能),他们经常会是一些经验丰富而且已取得一定成就的老员工,不再有积极的奋斗欲望,甚至要变成混日子的老油条了。做为当事人自己以及企业管理者,此时需要解决的主要就是意愿问题,让他们重新获得激情和行动力。
第三种人(高意愿、低技能)多半是新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他们会乐于接受和快速学习,很快成为高技能的人——只要他们的意愿足够高。
第四种人(低意愿、低技能)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没有任何价值,直接开除是对企业最好的选择。而如果你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先什么都别干,老老实实努力解决好自己的意愿问题,让自己变成第三种人。
总之,无论你是要创业还是走向工作岗位,解决好意愿和行动力问题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如果这对你不是问题,你已经或即将踏上创业征程,那么,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欢迎你!
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新一代文化创意产业园,陕西文化新地标!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