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三家大行行长详解金融如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

7371
证券时报 2022-01-07 10:19 抢发第一评

1月6日,2022年首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吴富林;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江;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付万军出席,并介绍了三家大行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发展、“双碳”目标实现等方面采取的举措和成效。

银保监会表示,坚决落实房住不炒政策,11月末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4%,整体保持稳定,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进一步满足,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对于长租房市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投向住房租赁市场的贷款增速接近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5倍。

11月末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4%

银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介绍了1—11月末银行保险业的运行情况。

一是资产和业务保持稳健增长。11月末银行业境内总资产335.2万亿元,同比增长7.6%,境内总负债306.2万亿元,同比增长7.4%。保险业总资产2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银行保险机构业务实现稳健发展,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7%,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前11个月,保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万亿元,持续平稳增长。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巩固。去年前11个月,新增贷款19.2万亿元,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到11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同比增长34.6%。前11个月,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坚决落实房住不炒政策,11月末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4%,整体保持稳定,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进一步满足,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对于长租房市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投向住房租赁市场的贷款增速接近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5倍。

三是主要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1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89%,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2.9%,较年初上升10个百分点。三季度末,179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0%,风险总体可控。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专精特新”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进出口银行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提升。紧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持续增强制造业金融服务质效,着力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集中信贷资源推动制造业强龙头、铸链条、壮集群,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加大对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立足企业需求,通过制造业专项转贷款和供应链专项贷款等特色产品,扶持“专精特新”等中小制造业企业发展。截至2021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比年初增长17%。

建设银行切实发挥国有大行政策“传导器”和市场“稳定器”作用,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强化差异化支持措施及保障机制,在发挥传统优势支持“两新一重”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和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加大支持力度。去年前三个季度,贷款总额达18万亿,新增贷款1.68万亿。

围绕“专精特新”企业需求,建行创新金融服务方案,与工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构建推广“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知识产权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化”,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评价难、融资难”的问题,受到各地政府和企业的欢迎和好评。截至到去年11月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银行的贷款余额达到8000亿元,有贷户超过4万户。

光大银行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坚持“增量、降本、便利”和“四个一视同仁”,以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开辟审批、定价绿色通道,提供资金成本优惠等切实举措,支持先进制造业、民营经济发展。经过初步统计,到2021年末,光大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76亿,比年初增长46%。

在服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建设银行针对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通过专业性、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印发了《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全行应用推广方案》,进一步加大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科创评价体系” 旨在解决中小科技企业仅凭财务指标难以获取银行融资的困境,是在遵循信贷管理规律的前提下,围绕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这一核心创新要素,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一系列量化指标评价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对创新能力强、有市场潜力的企业给予差别化增信支持。

下一步,建设银行正在逐步构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全周期”的服务体系,贯穿培育孵化、信贷支持、“投贷联动”等环节,帮助企业度过初创期,步入发展期,走向成熟期。此外,建设银行与工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合作,加大了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内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去年11月末,建设银行支持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4户,贷款余额248.4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客户,与建设银行有业务合作的占比超80%,有贷户占比近18%。

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进出口银行加强普惠和扶贫,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转贷款为主渠道实现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31.61亿元,同比增长23.7%,服务小微企业7万户。聚焦主责主业,创新业务模式,“电商贷”、风险共担转贷款等政策性外贸小微企业专项贷款业务成功落地。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加大捐赠资金投入,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全力助推共同富裕。

建设银行着力打造普惠共享的银行,一是保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加大信用贷款的投放,为市场主体纾困解忧。截至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7万亿元,较年初新增4499.4亿元,增速31.6%;普惠金融贷款客户193.7万户,较年初新增24.1万户。二是下沉服务中心,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银行发挥科技优势,强化数字化服务手段,搭平台建场景,为乡村客群提供处处可及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裕农通”服务网点覆盖全国80%的乡村,运用现代科技让广大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存贷汇缴投等金融服务。截至去年11月末,涉农信贷余额超2.4万亿元,较年初新增3606亿元。

光大银行统筹全行信贷资源,单列普惠金融贷款专项额度,充实项目储备,优先保障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到2021年末,光大银行普惠贷款余额2370亿元,比年初增长27%,新投放普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6BP。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建设银行推动集团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建设银行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战略,全力保障绿色金融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适配、同步。成立了“中国建设银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二十条行动计划,以及2022—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发行全球首笔基于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气候变化减缓》的绿色债券,2021年承销绿色债券25笔,发行规模285.5亿,发布了“建行-万得绿色ESG债券发行指数”,绿色债券增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2021年,银保监会口径的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95万亿,增速45.67%,创历史新高。

光大银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积极助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信贷业务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到2021年末,光大银行绿色贷款比年初增长20%。

稳住外贸外资产业链供应链

疫情以来,进出口银行就稳外贸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安排,推动各项支持措施落实到位。截至2021年11月末,进出口银行外贸产业贷款余额达到2.39万亿元,有力推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是强化外贸信贷支持力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储备,与商务部联合发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地方政府签署联合工作方案,并细化落实措施。及时下发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有关信贷工作的通知,推出抗洪涝稳外贸金融服务方案,保持外贸信贷政策精准性与连续性。

二是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加大对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支持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为参会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加强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往来;全力支持第129届广交会,结合“云广交”特点,为参展企业提供线上金融服务,助力企业稳订单;积极落实第三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成果,3500亿元支持进口专项额度及其中用于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专项额度1800亿元均已提前超额完成。

三是推动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我行进出口信贷产品,支持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以及农产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核心装备的进口。大力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稳定发展;依托外贸综合服务场景,开发线上“贸赢贷”业务系统,引入海关、税务、征信、信保、工商、司法等数据,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自动化办理。各经营单位积极支持企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企业投资海外仓,助力企业在疫情期间实现海外订单和贸易额的逆势增长。

四是稳住外贸外资产业链供应链。全力支持外贸外资重点产业和核心企业发展。研究确定信息与通信技术、医药和汽车等对全球贸易有重要影响的五大行业158家龙头企业名单,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全球竞争力,目前上述企业信贷余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

五是促进贸易产业融合。主动适应当前外贸发展实际需求和贸易产业融合方向,进一步优化支持外贸的金融产品,创设外贸企业发展贷款、外贸产业链发展贷款、外贸集聚区和贸促平台建设贷款,服务外贸手段更加丰富完善。截至2021年11月末,上述产品贷款余额合计近8100亿元,占外贸产业贷款比例超1/3,对于培育外贸主体竞争新优势,推进外贸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7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