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第6976期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3047

沙棘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外源施钙调控效应 xiao.jpg

  2021年11月30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和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沙棘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外源施钙调控效应”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汪有科,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宁堆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李敏,大连民族大学教授阮成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贾忠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忠魁,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郭建英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以杂交沙棘(5个品种)、引进沙棘(17个品种)和中国沙棘为对象,研究了在干旱胁迫、干旱胁迫+复水、干旱胁迫+施钙等条件下,参试沙棘的主要器官解剖结构、叶片水分参数、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等多指标多维度特征。对不同类型沙棘的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揭示了参试沙棘对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以及复水和土壤施钙对沙棘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可为三北地区沙棘林科学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系统评价了不同种类沙棘干旱胁迫响应机制,发现杂交沙棘为“生存型”、引进沙棘为“生长型”、中国沙棘兼具“生长型”和“生存型”的特性;揭示了中国沙棘、引进沙棘和杂交沙棘不同品种的抗旱特性,明确了3类沙棘的抗旱能力,为区域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揭示了施钙对杂交沙棘光合能力、抗氧化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机制,发现了引进沙棘和中国沙棘的土壤最适钙浓度。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沙棘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外源施钙调控效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