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由直变弯,智能手机屏幕13年中经历了这些改变 | 钛度实验室

7253
钛媒体 App 2020-12-01 11:18 抢发第一评

手机的形态变革

钛媒体注:钛度实验室,是一档针对当前热门科技产品进行评测解读的栏目,秉承“有趣、有态度”的内容解读方式。有态度的深度内容,一键直达!

你还能回想起十几年前智能手机屏幕的样子吗?一块3.5~4英寸的屏幕,下面堆着众多的实体按键。手机上的功能应用多以短信、通话信息、QQ消息为主,浏览过多图片的网站都会让你感觉到流量捉襟见肘。

虽然从2007年的第一代iPhone开始,智能手机的序幕已经拉开,但直到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才首次超越了PC,手机的小屏开始取代PC、电视这样的大屏,也开始承载更多的功能输出。

从当初的3.5英寸绰绰有余,到如今的6.5英寸已经习以为常,5.8英寸可以被称为单手福音,最后随着折叠屏、卷曲屏形态的推出,使得过去平板电脑才能拥有的显示尺寸可以放入口袋中,手机屏幕形态伴随着自身承载属性的堆叠,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革新。

第一次飞跃:从3.5寸屏幕向5寸屏幕延展(2007年~2015年)

第一代iPhone带来了全新的操作方式与应用场景

如果你翻看手机屏幕尺寸的发展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第一代iPhone于2007发布,它的显示尺寸是3.5英寸,4年后的2011年,智能手机的显示尺寸仍然在4英寸附近徘徊,这是因为到此时,3G还未普及,由于流量和网络速度的限制,并没有基于大量图片或者视频的复杂应用出现,也就不需要更大的屏幕。

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手机硬件架构和网络流量决定了应用场景还较为单一。然而,随着3G的到来,更多的应用就开始被催化,4英寸显屏已经装不下了。对于高清图片、图像清晰度以及视频的观看体验已经构成了一定的瓶颈。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于在如此小的屏幕上观看内容。

社交的种类开始从文字聊天变得更加多样化,在线音乐、视频开始被熟知,如人人网、QQ空间、微博等从文字内容延伸出的图文社交圈开始兴起。手机游戏也开始引起用户的兴趣,碎片化娱乐进入年轻人的生活。

随着智能手机屏幕的增大,MP4已经被历史所淘汰

相信很多的80、90后还会记得“MP4播放器”,它在2007年~2012年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核心优势正是依靠低成本换取更好的视听体验。在众多参数中,屏幕尺寸就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点,花费智能手机五分之一不到的价格,就可以获得同等甚至更大的屏幕。

但是当手机的显示尺寸进一步拓展后,MP4播放器也迅速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跟据群智咨询的调查显示,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屏幕平均尺寸在2011年时为3.24英寸,这一数字在2014年已经达到了4.6英寸以上。

同年发布的小米手机4、三星Note4,其显示尺寸已经达到了5英寸以及5.7英寸。随后的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平均显示尺寸已经突破了5英寸,至此智能手机开始进入大屏时代。

第二次飞跃:全面屏时代降临(2015年~2019年)

小米MIX,虽然不是形态的开创者,却将全面屏的概念全面引入市场

随着终端厂商对于更大屏幕尺寸的不断追逐,很多产品开始向5.5英寸以上拓展,但伴随而来的问题是机身体积的变大,最初的5英寸以下产品,普通人的大拇指可以比较轻松地覆盖屏幕对角线区域,因此在整个屏幕内的操控非常自如。

直到如今,很多坚持使用小尺寸屏幕智能手机的用户追求的仍然是这种“单手掌控一切”的感觉。面对尺寸增大以及人手可操作面积的矛盾,从智能手机的上游产业链开始,在设计、制造、UI操作逻辑的生态中,掀起了一场“边框战争”。

在相同的机身正面尺寸内,想要容纳更大尺寸的屏幕,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干掉边框”,这也是全面屏概念提出的初衷,雷军当时对于小米MIX的阐述就是“正面全是屏”。厂商走出的第一步是推出了18:9的屏幕比例,借由上下边框的收窄,传统5.5英寸的机身体积就可以容纳6.2英寸的屏幕。

为了追求大屏,手机形态进行了全面革新

这一设计很快收到了众多厂家的青睐,而2016年小米发布MIX产品时,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真正将“全面屏”的概念引入智能手机当中。在2016年~2019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全面屏的塑造形态也有很多种。

一类是以iPhone为典型代表的“刘海屏”其特点是能够在顶部保留更多的传感器空间,容纳包括听筒、红外传感器、前置摄像头等硬件,但是缺陷在于顶部屏幕显示会有遮挡,当手机横置后则会对侧边显示内容造成遮挡。

另一种思路是现在安卓旗舰普遍采用的挖孔屏方案,好处是对于屏幕内容的遮挡控制在了最低,同时保持了手机结构的一体性。在对于全面屏探索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升降摄像头的方案,但是由于结构的复杂性的上升以及与挖孔屏相比并不明显的显示优势,如今已经呈现出边缘化趋势。

第三次飞跃:全新屏幕形态出现,折叠和卷曲(2019年-未来)

三星Fold手机让折叠屏从概念成为落地产品

进入2019年后,依靠技术实现对于边框的进一步收窄已经进入了瓶颈,当手机正面的屏占比超过了90%后,再往前的进步速率从过去的5%、3%下降至1%以下,而且每一点边框的收窄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各种使用中习惯改变都是巨大的。

以瀑布屏为例,通过将屏幕两边的弧度进一步加强,从而实现屏幕显示范围的进一步延伸,但是其带来的误触、侧边按键设计变化、结构强度下降远比带来的屏占比提升获益低得多。为了1%的屏占比付出10%的成本,无论对于厂商还是消费者,都需要理性思考一下。

小米MIX Alpha的环形屏方案

而产业上下游对于屏幕新形态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在柔性OLED显示技术研发完成后,对于折叠形态产品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以三星、华为、联想、柔宇为代表的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量产折叠屏产品。

2019年,三星的第一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上市,虽然在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不成熟之处,比如屏幕折痕明显,铰链设计需要改进,包括售价也十分昂贵。虽然如此,折叠屏产品的出现,也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全新手机形态的诞生,只需要近似的普通手机体积,就可以实现更大的显示面积,这使得很多过去在平板电脑上更有优势的影音、大屏应用,开始向折叠屏倾斜。

OPPO展示的卷曲屏产品

正如全面屏时代厂商对于不同结构的探索一样,对于未来智能手机的屏幕形态,肯定不只是横向折叠一种方案。以三星Z filp以及摩托罗拉Razar两个系列产品的上下折叠结构来看,其也具备一定的使用场景以及玩法的挖掘空间,另外诸如TCL也展示过三折叠的方案,小米此前则推出了环形屏幕形态的产品。

在11月OPPO又展示了一种新的形态:卷曲屏概念手机。官方宣称几乎解决了屏幕折痕的问题。不过厚度上,相对目前手机来说,还比较厚。

随着横向、纵向折叠以及环形、卷曲结构屏幕的出现,对于未来智能手机屏幕形态的探索才刚刚拉开序幕。

发布越晚的技术其蕴藏的玩法潜力就越大,比如三折叠屏、卷曲屏,将有可能实现对于现有玩法的彻底颠覆。

TCL展示的三折叠方案

前者可以实现从一部手机的体积延伸出三倍的显示面积,后者则能够赋予手机极佳的便携性以及可变化的显示长宽比,让显示生态变得更加灵活。其实可卷曲的OLED显示产品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LG也展示过卷曲屏的电视产品,利用柔性显示特性做到对电视的完全隐藏。

与电视相比,智能手机的元器件密度要高很多,同时其产品的平整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手机的触感,可以预见的是,理想中的卷曲屏完全能够实现平整的显示,而不会存在折叠结构的折痕问题,同时它对于智能手机的体积控制会更加有益。

利用更大屏幕带来了多任务处理效率提升

从此次OPPO公布的概念机来看,其自身完成度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通过卷曲实现的侧边显示向外延展整个过程也非常顺滑。不过其良品率以及长期使用的寿命、显示亮度、刷新率等表现,还需要等待量产机型上市后才能得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创新结构的快速落地,除了产业端上下游的努力,还是离不开应用场景的拓展,正如大哥大取代了电话、大屏手机取代了MP4一样,像折叠屏一样的全新大屏手机结构,也需要一个新的应用场景探索。从目前厂商的投入角度来看,有大屏影音优化、同屏多任务应用,以及与结构相联系的玩法创新。

motorola razr 刀锋5G手机

其中,对于大屏影音体验的探索是最简单也是最成熟的,换而言之就是“手机替代平板电脑”,但是这种体验还是向“屏幕尺寸增大带来更好视野观感”这个基础方向推进的。相比之下,同屏多任务功能的持续探索,可以让手机实现超过2个同屏APP的场景落地,使得手机不再聚焦于“娱乐属性”,增加了更多类似PC的生产力属性,这也许将会成为折叠手机、卷曲屏手机在未来获得用户认可的颠覆之处。

智能手机从发明至今,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彻底的“结构改革”,当我们从未来的视角审视今天所看到的折叠屏、卷曲屏、环形屏机型,相信也会如同现在看待初代iPhone一样,一方面感叹它开辟新时代的伟大,一方面却又体会到它在功能、设计上的稚嫩。(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邓剑云、编辑/项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4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