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颜振军专栏|颜振军关于孵化器“十四五”规划的思考

8047
时光之颜色 2020-11-24 14:45 抢发第一评
创孵行业未来将进入激烈冲撞、深刻调整、重新塑形的阶段。

作者 | 颜振军

上周五在重庆,火炬中心启动了十四五孵化器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最近我就在琢磨,做这个规划,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总的看,这个行业到了一个“升华”的阶段,但惯性仍然很大,未来五年是激烈冲撞、深刻调整、重新塑形的阶段。

摄图网_500276080_wx_一站式开放式办公空间休闲(企业商用).jpg

 我觉得,应该至少在下面的一些点上,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一定的共识。

 1、对过去五年的评价。“双创”的五年,创孵行业变化巨大,精彩纷呈又泥沙俱下。这只“巨兽”的优势、弱点,得梳理分析得透彻才行。这两方面的分析都重要,不只应当“问题导向”,发现“良种”更重要。

2、形势判断和需求分析。在行业自身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面向2035的需求,即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创业孵化行业提出的需求。同时研究“下一届”创业者的需求,其中哪些可能是需要孵化器提供的。

 3、以完善全国创业孵化生态系统为目标。这个生态系统覆盖全国,所有的地区、所有的重点产业。这个生态系统要素齐备、结构合理、运转流畅。不只是创业者受惠于这个生态系统,大企业、投资人、政府、社区等等都是受益者。

 4、让创孵行业融入主流。主流是什么?国家战略、区域战略,产业培育和发展。以往五年,相较于之前的近三十年,孵化器、孵化理念广为人知,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但我认为,还远远没有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每年新生的创业企业,有多少比例进入到孵化器?每个新生的行业或业态,有多少比例诞生在孵化器?产业的转型提升,有多少孵化器的功劳?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孵化器的作用几何?我知道,这几句话,很多人会不赞成,孵化器很小,哪能成那么大的气候?我看,不在大小,看价值,看总量。有人会说,全世界,即使在美国,孵化器也不在主流里,在中国就会吗?我观察到,产业孵化、深度投资+孵化等等模式,很多是中国人探索出来的,以现在的趋势,产生大影响是必然的,我们考虑全局的人应当有这样的认识。

 5、让创孵行业更有吸引力。让更多的智慧资本,更多的行业牛人,更多的有梦想的年轻人,喜欢这个行业,为这个行业出力。

 6、产业布局。孵化器一定要深深地嵌入到产业链中。单个孵化器如此,整个孵化器行业也一样。要考虑在未来五年全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及其二、三、四级细分领域中,孵化器的布局。

 7、空间布局。目前的情况,发达的地区孵化器数量多质量好。欠发达区域更需要孵化器。中国幅员辽阔、发展级差明显,不可能只有一种孵化器模式,欠发达地区的孵化器,主办者、形态、模式、目标,与生于科技教育中心城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都会有所不同。

 8、功能布局。类似的,全国的孵化器,应当有各种不同的功能,产业化、盈利性的;综合性、公益性的;面向特定人群的比如留学归国创业者、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面向特定任务的如扶贫、一带一路倡议等等。

 9、政府管理服务改革。政府的监管和服务,应当有创新意识、宽容包容、尊重市场。未来五年,会继续有一些“四不像”的机构和模式出现,其中一定会有未来大放异彩的。

 10、国有孵化机构效率提升。中国的孵化器,前20年基本是国有国营的,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走到今天,国有孵化机构仍然有可观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但管理体制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最近几年一批孵化器转到国资系统,对机构的运转产生很大的影响。孵化器是特殊的市场-社会主体,应当有不同的评价管理体制。

11、大企业的作用。大企业的开放创新平台、对内创业的扶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都是大企业创建运营创孵平台的内在动力。让大企业的领导人对此有认知,提供给他们的规范、标准和方法论,辅以相应的政策-财政的国资的,一批大企业真正进入创业孵化行业,对实现创新型国家、产业转型发展,意义就不用多说了。

 12、研究开发机构的作用。研发机构也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创孵行业的价值、其中的逻辑,与大企业差不多。

 13、人的问题。目前纳入统计的创孵行业从业人员,大致在20万人,实际数字我估计不少于30万人,未来还会增加。怎么让这些人的能力提升,是个大事。职业规范、培训、社群等等,需要策划。

 14、模式的问题。孵化器的经营模式,大家一直在探索。未来,在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为不同的功能,模式都会不同。这个微观的问题,需要讨论也需要前瞻。

15、创孵行业的文化。以往我们形成了很好的以“成人达己”为标志的创孵文化。未来呢?不被条条框框约束、勇于探索全新的模式、相互之间尊重与宽容、遵循市场逻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等,应当是我们这些人的文化底色。

16、国际交流合作。孵化器是舶来品,行业的国际交往一直不断。现在形势变了,交流合作的对象、方式,海外孵化平台和网络如何构建,以中国需求为基础的全球创业孵化生态系统如何设计,都是要考虑的。

17、创孵行业服务。行业的一些共性问题的研究,共性需求的满足,行业的国内外链接,行业的社群,特别是基于新技术的智能孵化,怎么做?我希望在规划中对此要有考虑,包括服务的种类、机构、政策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光之颜色”,作者颜振军。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4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9yDgM

@@9yDgM

17篇文章

简介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理事长、韵网(WIIN)创始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