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Grit Founder创业+」携手「润加速」在深圳联合举办了“成就品牌出海——中美跨境电商圆桌讨论会”。本次活动邀请了出海创业者、孵化器、市场营销等专家,与深圳地区的创业者面对面交流,分享中美跨境电商行业资讯,解答创业者关于品牌出海的疑问和顾虑,帮助企业打通将产品销售到美国的渠道。
在圆桌探讨环节,Co.media CEO兼Grit Founder 联合创始人杨子叶作为主持人,和现场嘉宾畅谈了“成就品牌出海”这个话题。
主持人介绍
嘉宾介绍
杨子叶:在深圳创业有哪些优势?如何利用深圳或者国内资源来成就自己的创业?
权泉:
深圳的创业氛围很浓,而且硬件条件也很好。因为靠近像东莞这样的城市,它的硬件加工产业园非常得完善。为什么HAX在深圳华强北放了一个加速器?因为即使是海外的硬件创业者,还是需要来深圳。
其他层面上来说,我们作为华润的孵化器,我们是项目升级的项目,很多做产品升级项目的人都相互认识,大家都是很不错“深二代”,往往之前他们的父辈就已经是在深圳的创业者,现在他们自己也出国留过学,把外国优秀的文化和产品带进来了,比如:有人在做健康饮食产品、在做健身房等,这就是深圳的创业气氛。
杨子叶:作为连续的出海众筹者,你们每次众筹的产品都不一样。你们是如何选定做哪一款产品的?
刘大可:
选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出发点,现在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和自身产品的优势,评估产品风险承受能力,结合创造需求的可能性和优势产品的建设能力。可能我说得比较虚一点,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创业者选型都是从自己的优势、经历、资源出发,选择产品。
王洲平:
我很赞同刘总的说法,大家在产品初创阶段,对具体产品形态可能还没有太多的概念,主要单纯地想把产品做好。等找到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后,先做出一个雏形来。
就像我们做3D打印机,先做简单的基础图出来,然后放到Facebook上去做测试,你先用一点小钱做广告,在上面你会看到你的目标人群对产品的认知度。我觉得你们可以先从这方面去尝试选定产品。
杨子叶:你们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
王洲平:
我们产品是基于以前的积累,做产品不要跨得太远。我们之前做过互联网社交项目,做得非常失败,我也觉得很抱歉,当时亏损了有几百万,一塌糊涂。当时主要是跨界太远了,整个人力、资源、精力都不足。自己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众筹前期,预热是一定要的,比如刚才说的在Facebook上的预热。
视频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他比图片和文字都要来得更加直接。我们当时做了一个视频预热的测试,在Facebook上做了视频投放,第二天就有数据反馈回来,回来之后,马上就根据用户的兴趣来改视频,然后我们就再接着改视频,接着又投放进去,一个视频改了四五版,后来视频的观看率和逗留时间就会比较好, 这是我们在前期就能够做到的调研。
第二个就是客户、极客发烧友的市场,我们会挨个挨个去找他们。对于初创者来说,不一定都会有这个机会,我们当时聊了一百多个人,了解到了他们所感兴趣的方向,去给他们提供什么产品。
刘大可:
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在美国。在我们的产品要上线之前,他会帮我们去做市场调研。比如说,我们要给产品起个什么名字,他会找500个人去评价这5个名字,了解有哪些好和不好的地方。调查一个还没有真实发生的事,能帮你发现一些问题,做一些预测。
调查只能说明样本量下面的一些成果,不能代表全部, 但做调查是很需要的。同时,最后的结果会牵扯到各方面的因素,你也不能百分之百的去依赖他。在创业之前,你要对整个产品有架构认识。尤其像硬件,在市场上有很多相似的竞品,你要先定好价格、营销、产品三个策略,然后还要想好这三个策略要怎么相互支撑。
我们之前在中国本土做了几十年的产品,都没有重视这些策略的布局。到了美国之后,他们天天都在说策略问题。我就跟他们说,你们不要天天给我讲故事,天天给我画饼,能不能说点儿实际的问题?我回来了之后就在想,市场已经发展成了这个样子,我们真的需要去考虑策略问题,每次产品的更新迭代都牵涉到了策略问题。
因为我们之前已经有一两年没有做众筹了,所以,三四月做智能音响众筹的时候,我们专门在美国雇用了广告团队,拍摄团队,公关团队三个团队。我们很重视这次众筹,虽然我们30万美金的收入没有达到预期,但是我们的整个套路摸到了,影响力也有了,结果也是很不错的。
我们得到了美国很多小分销公司的询问,甚至连亚马逊也给我们发来了邮件。亚马逊的销售团队也问了我们要不要在亚马逊上架。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加入了亚马逊账号,然后就直接在全球开店了,并且得到了当地销售经理的支持。众筹是一个很必要的环节,会从多方面给你带来不同的回报和影响力,同样,从选定产品之后决定要怎么走也是很重要的。
杨子叶:作为中国初创品牌,以零资源走向海外,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破局?除了众筹还有什么方式?
王洲平:
当企业处于这个阶段的话,说明产品已经出来了,怎么打开市场是最难的事情。作为初创团队来说,众筹当然是第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在众筹是非常难的,跟前两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以前就可以轻松拿到大媒体的报道,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跳票、延期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还有众筹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欧美一些平台上的原始众筹用户已经开始在慢慢流失了,但是对创业者来说,这是营销成本最低的一个平台,
第二这是我现在在做的事,参加海外展会。海外展会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有没有钱,都值得参加。我在CES上也认识了可美亚的CEO杨子叶,还有亚马逊的独家代理人。我们非常看重的亚马逊独家代理人的后续动力,因为我们要做的是一条长线。展会是做外贸的一种需求,有些团队会舍不得花这笔钱,但我们觉得咬咬牙,花这10万人民币是值得的。
第三,就是在深圳已经有了一些中美桥梁搭建了,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斯坦福的一些高材生也在把中国的产品带去了美国。由他们去谈,跟我们自己去谈去了很大的区别的,因为他们是在跟自己的学长沟通,这两者之间就没有什么文化或者语言的障碍。
第四,还可以和一些已经很成熟的跨境品牌合作,就像深圳浩方资本,在跨境电商这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参加展会,他们然后把你的产品带到世界上的各个地方去。
刘大可:
我们除了正常聚会,也参加了很多的展会。跨境电商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局方式,虽然不一定会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可以先把产品做起来。如果你真的有实力,别人也会愿意,给你投资,帮你销售,这些都有可能。
杨子叶:当初选择国外是不是也考虑到国内的版权和竞争问题呢?
刘大可 :
我们觉得就应该放眼全球,不应该局限于中国。现在中国市场也今非昔比了,很多中国消费电子品在全球占80%的市场份额。现在中美、中欧之间的文化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沟通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了。2000年以前,日韩都是在电子消费上都是全球主导地位的,现在我们做海外,也是必然的选择。
因为我现在家还在北京。现在,还是要北京深圳两头跑。在深圳的办事处也有了十多年的历史;三年前,我们在深圳设立了自己的办事地点,有了大一点的工作场地。我们也经常有北京的朋友过来,让我介绍一些深圳工厂。开始时,我也在北京搭建团队,后来就慢慢发现我们离不开深圳的土壤,如果是做一些创客类的项目,你不可能不来深圳。
王洲平:
我们做海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产品的特性,因为我们做的是极客。在中国,极客文化还没有起来。
有趣的是在香港、台湾、日本的客户,都非常的想做中国市场。我有个韩国的客户,从中国呆了一个月,从南京到上海都逛了一大圈,他自己在学中文,也把女儿送进了国际学校学中文,他觉得中国的红利市场非常的大。
我觉得以后的硅谷会是在深圳,而不是在北京或者是上海,我是做创客的,做管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人就问我,中国的创客和美国的创客有什么差异?其实很简单,早期的硅谷是以玩为创意,他没有太多的功利心,但是在深圳我们所有的项目都进入了孵化器,想的都是要怎么把它变现,这不是什么可耻或者不好的现象,它会让你的项目更加靠近你的商业目标,成长得更快,这是在大深圳得天独厚的优势。
Q&A
刘老师和王老师讲到的渠道是指全网的渠道还是特定众筹的渠道?
其实现在国际市场比较出名的还是Indiegogo和Kickstarter这两个,影响力是全球的。日本也有三四个,但是比较难走出来。
在刚开始做硬件创业的时候,是怎么建立供应链的?
这里有一个特别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找孵化器。因为孵化器往往会和工厂有合作,解决创业者的小批量生产需求。如果你自己去找工厂的话,是很难谈拢合作的,因为工厂靠你,是没有什么利益的,他主要是靠孵化器后期的合作。
如果是做产品视频的话,是自己的团队运营还是雇佣其他团队?
根据你自己的能力,我们第一个视频就是完全靠着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当时的资金不足,当时,主要就是靠我、一个美工、一个策划,三个人把这个视频做出来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都不会,但是我们会学会了EDIUS,然后再找一个模版跟着做。现阶段,找人做视频的话要花10万块,如果还要运营和公关团队的话,又要另外计费,有些团队收取10个点到20个点都是不一定的。
众筹定价是选择高价,还是低价?
定价的话,你要对产品有充分的认识。Kickstarter的话,对项目方要求的比较多,你要注意很多无形的成本。Indiegogo会更加愿意驱动项目方。定价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你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性,不是说价格越低就越好。
主办方
「Grit Founder创业+」专注于传播全球创业者的故事,深挖新锐创业项目,分享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创业见解,创建创业者最期待的互助共赢社群。
在成立的半年时间中,先后采访了50多位中美创业者,累积阅读量超过100万,为优质的北美创业项目提供了深度媒体曝光的渠道。
部分之前采访的创业公司:
“润加速”是全球五百强企业华润集团旗下的创业加速器。不同于其他孵化/加速机构,我们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产业资源对接来助力创业企业成长。至今已经帮助12个创业团队对接华润置地、华润电力、华润燃气等版块产业资源。
润加速深圳旗舰店,是深圳第一家以产业对接为主的加速器,位于深圳南山区高新园华润置地大厦E座5楼。
除了空间和资本,润加速将通过帮助入孵项目与华润集团旗下的优质产业及商业资源、创业教育资源、国际名校校友会资源对接,帮助入孵项目实现在人才,市场,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最优配置,帮助创业者及创业项目获得全面提升,并助力其尽快获得下一轮融资。
润加速欢迎多个行业及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地产、设计、智能设备、电子商务、企业软件服务等类型的项目。
活动支持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