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近期,麻丘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2019年度“三风”榜样人物暨第三届“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身边的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旨在为村民树立优秀典型榜样,以家风带动民风,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12月14日,《南昌日报》便聚焦麻丘镇刘城村,关注了其最美家庭评选活动。
“我老婆照顾我妈这么多年,很不容易。”高新区麻丘镇刘城村村民万义鸿说。
在麻丘镇2019年度“三风”榜样人物暨第三届“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身边的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中,一个个榜样人物和模范家庭的故事,是刘城村开展移风易俗引来文明乡风的生动缩影。
婆媳和睦 敬老典范
说起万义鸿的妻子章丽琴,刘城村的村民们都流露出赞赏的眼神。
1999年,21岁的章丽琴嫁进了刘城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单亲家庭。“我在家排行最小,也最晚成家,我妈就一直跟我住在一起。我妻子嫁过来这么多年,从没和我妈红过脸、吵过架。”万义鸿告诉记者,晚上章丽琴通常会陪着母亲一起看电视,母亲看不懂的地方她会耐心地讲解,有时还拉着全家人一起去公园散散步。“我爸去世得早,我老婆就总念叨着不能让我妈觉得孤单,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工作之余,章丽琴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婆婆就是我自己的妈,日常生活中肯定要照顾好。”章丽琴说,“家长要做好榜样,平时对待老人有礼貌,多一点耐心和包容心,孩子自然也会跟着你学。”章丽琴说,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从小做起,把孝亲敬老的行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兄友弟恭 四邻称赞
在刘城村,还有一个洋溢着好家风的胡恰头家庭。
胡恰头与妻子李银英育有三子一女,女儿外嫁,老两口一直与三个儿子住在一起。如今全家已有16口人,四世同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
胡恰头的三个儿子兄友弟恭,其乐融融。三家不分彼此,从不相争,总是一同出去务工、创业。妯娌之间也一派和气,从无争吵之声,四邻无不交口称赞。
对待三个儿子,胡恰头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三个儿媳对胡恰头和李银英也十分孝顺,主动包揽大小家务活儿。一直以来,全家人都是将收入统一交给胡恰头管理,胡恰头根据需要再发放给大家使用,但也从没有因钱财发生矛盾与口角。
潜移默化 改变陋习
刘城村村民说,这几年伴随着“移风易俗”和“三风”活动的开展,不仅村容村貌变好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目前刘城村已基本实现了整体搬迁,5000多名村民已陆续乔迁到安置小区,而安置小区如何进行新型社区管理,也是农村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课题。”刘城村党总支书记陈以涛说。
2017年起,刘城村开始评选榜样人物和最美家庭,“通过评选引导老百姓、影响老百姓,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改正不良习俗。”陈以涛说,刘城村专门打造了“三风文化广场”,并在广场上为榜样人物设立公开栏,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进行重点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引导、教育广大村民,使移风易俗真正入耳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