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是这三十多年我们仅仅解决了商品层面的市场体制与机制问题。在资金层面,多层次资本市场体制与机制问题才刚刚开始;在知识层面,知识资本市场体制与机制问题还有着大量的理论与实务问题需要研究。因此,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处分、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这六点将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其中,企业可盈利是重中之重,中国经济转型要解决根本问题是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问题,企业盈利模式转变,必须依靠创新。
可是,“何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呢?张教授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其一,是基于国家高端科技成果的创新创业,给以财政和风险投资的金融支持,打造我国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构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端引擎;
其二,是针对大量发明专利成果的创新创业,给以政府引导的普遍的风险投资金融支持体系制度和机制创新,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其三,是基于就业性的创新创业,政府给以普惠性的财税支持,促进更多的人们以创业来带动就业,化解人口红利与就业量的矛盾;
其四,是基于未来高端科技研发,设计国际研发基金,吸引聚集世界一流的人才来一道共同研究,从源头上掌握高端科技成果研发主动权,针对国际一流科技成果创新创业,设立国际化的天使投资基金,早早切入世界一流科技成果转移的机会,创造引领世界一流科技产业主动权益。
张教授对“南开戈德的成功案例”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他指出:“南开戈德的成功说明一个科技企业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科技创新的能力;商务模式先进及扩张的能力;公司治理构建及执行能力;社会资本运用的能力;获得政府支持的能力。”
张教授同时还指出,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规律是以三年为一个发展周期。每一个三年必须使自己的企业有更清晰的定位认知和更明确发展策略。不管是企业市场规模的发展还是资金量的发展都必须在每一个三年得到提高。第一个三年是解决生存问题,形成盈利机制和管理的平台;第二个三年是解决竞争力问题,构建技术创新的平台,形成国际化视野;第三个三年是解决市场规模与国际化问题以及企业的现代治理问题,构建资金的平台,进入产业化阶段。
在讲到合伙创业的时候,张教授总结了七条天规——
“投名状法则”
“翻脸法则”
“绝不合伙法则”
“必须有一个法则”
“分赃法则”
“散伙法则”
“管理法则”
极其生动地总结了在合伙创业中各种问题。
在讲到“创投在选项目的时候看重什么?”张教授认为:
CEO——占评估的30%。是公司灵魂,把握公司重大事情决策,个人的价值观和做事风格也会影响公司理念和员工行为;
商业模式——占评估的30%。每个商业模式对自己的商业模式都必须了如指掌,对于如何进一步地赚钱要非常清晰的规划。
团队——占评估的20%。技术只是公司的一部分,处在执行层面,对于创新公司而言,还有许多更加重要的因素;
产品理念/概念——占评估的10%。一个伟大的产品创意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切,产品方向、理念要不断根据用户反馈、商业模式、市场竞争格局进行更新调整。
随后,张教授对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他们在孵化器建设的经验等进行分析,并对我们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经济提出了思考。
最后,张陆洋教授总结到:“未来会更好,关键是如何运用好金融资本经营和知识资本! ”
问:能否结合自身的情况谈一下2017年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
答:这次的培训带给我很多孵化器管理运营方向上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两个点:第一是我们的运营模式在哪?第二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谁?在盈利模式方面,老师讲的“大企业做生态,小企业找生态”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为孵化器来说,我们可以帮创业团队领到一个生态,我们是大企业和小企业生态之间连接的桥梁,小企业需要抱“大腿”,我们就帮小企业找到一个合适的“大腿”,让他们用正确的姿势去抱这个“大腿”,在对接过程中去发挥我们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盈利;在服务对象方面,谢老师说过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政府或者是大企业,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四川移动,四川移动作为一个已经拥有大型生态的服务对象,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挖掘、利用这类大企业的资源优势,这将会是我们今年的一个工作方向。
答:今年,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把我们园区中的创业团队从入园评审、孵化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去融入四川移动这个大型生态当中。从大企业中发掘机会,发挥好孵化器在大企业和创业团队之间的桥梁作用,这将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成都游戏工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唐小涛
答:这几天的课程极大的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和视野,比如说谢吉华老师,他第一次把孵化器作为企业运营的实践给我们做了一个深度的分析,而这个恰恰是孵化器从业人员极度需要的实践经验和干货,他理清了很多在孵化器经营工作中的误区,给予了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和战略战术。比如,他从实践中总结出政府和企业都是孵化器的客户,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张陆洋老师从宏观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世界和中国的创新趋势,系统化又接地气的总结对于我们来说犹如醍醐灌顶。
问:能否结合自身的情况谈一下2017年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