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川剧变脸 一群高新娃的“非遗探秘”

1217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

  孩子们在锦城艺术宫表演。

  校长刘靚从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手中接过铭牌。

  到老茶楼听一曲折子戏,到锦江剧院看一出川剧,在悠扬婉转的曲调声中品味天府文化的韵味。

  “天府之国山水灵,川剧变脸技艺精,亦真亦幻犹似梦,变幻只在刹那中……” 川剧变脸已成为天府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国际上声名远播。这是天府文化的精髓,也是川人的骄傲,更是非遗文化的重要部分。

  文化的传承是责任,也是使命。成都高新区一群不到10岁的孩子学起了川剧变脸,一年多的时间就从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走上了川剧表演的舞台。一出《薪火相传》既展示了川剧的迷人之处,更掀起了波澜,荡进人们的心底,也让天府文化代代相传落到了实处。

  亮相

  10月16日,成都市锦城艺术宫挤满了中小学生,他们齐聚一堂,为了一场盛大的演出:四川蜀蓉戏剧社首届中小学生戏曲传承成果展演。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表演。

  人群里,有30余名孩子来自成都高新区七中初中附属小学,他们是彭登怀川剧变脸艺术传承班的小演员,此刻正在川剧老师彭敏、康勇和校长刘靓的带领下,静候开场。

  后台有些繁忙,准备上台表演的孩子们穿着传统戏服,头上插花戴冠。有人默默哼唱着,有人整理着衣服。婉转悠扬的唱曲,不时从台上传来,让人愈发紧张。

  小演员乐乐平日里表演得挺好,这时也不免有些担忧,但一看到老师鼓励的眼神,一颗悬着的心又默默地放了下来。

  孩子们平时也会参加学校的演出,但如此大的场景还是第一次,都希望能有一个“完美”的表演,也希望能在川剧名家面前“露”一下脸,得到大家的肯定。

  比孩子们更期盼这场“完美”表演的是校长刘靓,她也将会和孩子们一起上台,接受台下孩子们、戏剧大师们的“检阅”。

  这次,他们要上台表演的是川剧绝活:变脸。

  一个月前,孩子们才开始学习变脸,为了这次表演,他们已经强化训练一个月了。上周末,大家一刻也没停歇,在学校练了一遍又一遍。

  看着其他学校同学们的表演,孩子们心里也在暗暗比较,细细看着一个转身,一个抬手,一个甩水袖,暗想着自己哪里不足,自己哪里还可以更好,又想象着一会儿上台时自己的稳重或是飘逸。

  终于,小主持人稚嫩的童声在耳边响起:“一说起我们的川剧啊,就不得不说我们的变脸了……”轮到七初附小的孩子们上场了。

  悠扬的“薪火相传”一唱起,舞台两侧,小演员们踏着稳健的步子登台,在“传”的余音中亮相。在有节奏的鼓点声中,小生们迈着大步,带动了背后的旌旗,抖动着身前的袍子;小旦们迈着细碎的步子,轻柔的水袖一甩,双眸顾盼……

  孩子们轮番上台,将这一年所学的基本功一一展露。

  鼓点越来越急,琴声越来越悠扬,身着蓝袍和红袍的两位演员上台后,台下的孩子激动地喊着:“靓妈妈,靓妈妈。”

  伴着鼓点,一抬手,袍子起落间,孩子们齐刷刷地换了一张脸。台下的彭敏、康勇也有点紧张,生怕孩子们出点差错,没变成功。最终,阵阵掌声让他们悬着的心落定下来,满是欣慰。

  鼓点声中,刘靓也换着脸,一张,两张……又变回了自己,演出完美结束。

  因为对川剧的喜爱,和刘靓一起表演的还有她的儿子,两人为这次演出带来了小惊喜。

  “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舞”。老师们的坚守和付出、孩子们的刻苦和汗水,换来了今天台上的精彩。

  七初附小孩子们的表演,为川剧变脸这一绝活的传承带来了希望,也为天府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希望。这恰是,“让戏曲走进中小学校和高校、走进课堂、让更多人认识戏曲、喜欢戏曲、推广戏曲,培养新一代的戏曲观众”的最好成果。

  结缘

  七初附小的孩子是怎么和川剧结缘的呢?这还得从去年说起。

  去年,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和引领下,四川蜀蓉戏剧社诞生了。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四川蜀蓉戏剧社以“振兴川剧从娃娃抓起”为切入点,背靠传统,面向未来,将戏剧带进校园,让天府文化于无声处进入孩子的心间。

  从去年开始,四川蜀蓉戏剧社在四川中小学建立“川剧传承教育示范基地”,和学校共同打造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戏剧社团,重点培养学员的川剧基本功和戏曲表演,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打造既有四川本土特色又适合中小学生表演的精品川剧剧目。

  变脸是川剧的绝活,自然需要传承,选择哪一所学校作为传承基地呢?这让负责川剧变脸项目的变脸大师彭登怀犯了难。彭登怀的大名,对川剧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当年刘德华曾拜他为师,学习变脸。声名在外,对传承者的期待也高,所以彭登怀在选择学校上格外慎重。

  “当时彭老师想找一所小学,建立彭登怀川剧变脸艺术传承班,有人向他推荐了我们学校。”刘靓回忆说。

  刘靓平时就喜欢戏剧,学校也十分重视天府文化的传承。经过中间人的引荐,彭登怀来到了七初附小。

  见到彭登怀时,刘靓十分激动,“彭老师是川剧变脸大师,我一直都很敬仰,所以很兴奋。”随着兴奋而来的,还有刘靓的一个想法:当彭登怀变脸传承班的班主任。这话脱口而出,是刘靓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感动了彭登怀,他当即决定将自己的首个变脸传承班定在七初附小。“他没想到校长会这么支持这项工作,所以选择了我们。”

  刘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随处都可体现,在刘靓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满墙的国画,这都是刘靓的母亲所绘。传统文化对刘靓的影响较深,她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内涵、修养等方面的影响。所以,在学校设立川剧变脸艺术传承班,是一件“妙”事。

  2017年5月上旬,学校一直在为开班做准备。选人是最首要的,所有学生都是一张白纸,选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学校发布了海选通知,通知发出后,很快就有一百多名学生报名。

  经过川剧老师严格的筛选,最终,30名1至3年级的男娃女娃成为首批学员,这里面最小的学员7岁,最大的9岁,他们正式成为彭派川剧变脸艺术的传承人。

  除了学生外,刘靓也成了彭派川剧变脸艺术班的一员。

  2017年5月15日下午,四川蜀蓉戏剧社·彭登怀川剧变脸艺术传承班在七初附小正式开班,彭登怀把“戏曲(川剧)传承示范学校”的铭牌亲手交到刘靓手上,这标志着神奇的川剧变脸技艺和彭派川剧变脸艺术将打开一扇“文化传承”的大门,并首次以娃娃传承班的形式,进入小学,面向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娃娃们,开展专门而又专业的教学,让这一门享誉全球的川剧绝活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后继有人。

  “这个传承班,将由我们彭派宗门的大师兄、大师姐们负责日常教学,我会严格要求,亲自指导,力求在小学阶段,把这些娃娃培养成合格的彭派川剧变脸艺术的接班人,进而培养更多川剧的传承人。”彭登怀先生在现场说。

  “我们都成了刘德华的师弟师妹了”,孩子们骄傲地说,他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川剧学习的向往与热爱。那些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也将在他们身上实现了。

  学艺

  虽然是川剧变脸传承班,但孩子们还是以中国传统戏曲学习为基础,基本功练好了,才能在基础上练出花样来。

  结合男女角色的不同,彭登怀变脸艺术传承班将孩子们分成男班和女班教学,从中国传统戏曲学艺所讲究的“童子功”开始,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相对专业的包括身段、唱腔在内的川剧基本功训练,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男、女班均以“彭派川剧变脸”“川剧吐火”等具有彭派艺术风格的内容为主要学习内容,从川剧基本功开始,逐步深入。

  “双肩不要塌下去,肩头形成一个圆形……”“挺直身板,注意眼神,一定要拿出精气神……” 30名身着黑色练功服的小学生,伴随着有节奏的击掌声,正跟随老师康勇、彭敏学习“彭派川剧变脸艺术”的第一课。康勇和彭敏都是彭登怀的嫡传弟子,有深厚的川剧功底,在川剧变脸上有着高超的技艺,彭敏还是彭登怀的女儿。“丁字步站立”“单双山膀”等川剧基本步伐身形,一招一式,孩子们都练得有板有眼。

  吸气、转身、站定、伸掌、踢脚……一串看似简单的动作,康勇手把手为每个“小师弟小师妹”纠正。一个小时的学习结束,小朋友们直呼“有点累”,一边迫不及待地坐在地板上,一边又聚成一团琢磨怎么“摆姿势”和“怎么变脸”,表现出对这门古老而神奇的本土艺术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彭敏觉得教孩子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他们很小,一不留神就会开小差,所以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孩子们都很有灵气,学得都不错。”

  陶子涵、曲明轩、文艳茹、尚小冉、万云杉、张晶爱、张晶儿、乐乐都是学得较好的孩子,每次教了新的步法和动作,彭敏都会分成几个小组,让这些孩子带着其他同学来练习。

  川剧对于这些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是新鲜事,学起来虽然累,但一站上舞台,就有了那身段,像模像样,所有的疲乏便消失了。

  陶子涵、乐乐等这些孩子也喜欢在同学面前如数家珍地讲解川剧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传统文化渐渐深入孩子心间,又由孩子传到孩子们心间了。

  “这些娃娃的起点十分高,平日里很多训练专业戏曲演员的川剧名家都要来指导,如今来训练小学生,真是‘杀鸡用牛刀’哦!”彭登怀幽默地说,自己也会安排专门的时间来把彭派变脸的精华教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最民族的也是最世界的,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承载了千年的巴蜀文化和深厚底蕴,如今看着这些娃娃从小开始学习,并对川剧有如此大的兴趣,真的非常开心。学校为孩子搭建起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川剧做了最大的贡献,相信这里一定能培养出未来的川剧大师、名角和更多的小小变脸大师。”

  这样一群热爱川剧的孩子去学习和传承这一门艺术,刘靓激动地说:“学习戏剧是培养学生深厚人文底蕴的一种绝佳路径,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张闪亮名片。在大力倡导‘非遗传承’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今天,我们肩负责任,敢于担当,助力享誉全球的川剧绝活发扬光大,这是一项十分荣耀的使命。相信未来,会如彭登怀大师所言出现更多的川剧传承人!”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